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天津舊石器時代考古再獲新突破

2019年12月03日08:4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薊州區文物保護管理所聯合組隊,對位於天津市薊州區穿芳峪鎮果香峪村西北的小山接近山頂處的朝陽洞兩處洞穴遺址進行兩個多月的考古挖掘后,發掘面積50平方米,現出土包括舊石器時代石制品在內的各時期文物200余件,取得重要收獲。

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盛立雙介紹,朝陽洞遺址海拔270米,洞口朝南,背風向陽,視野開闊,具備適宜古人類生存和活動的自然環境條件。

1號洞穴較大,洞高4.4米、寬6.3米、進深9.8米,洞內文化堆積共可分成兩層,第一層為灰黑色黏土質粉砂層,第二層為黃褐色砂質亞黏土層。考古發掘表明,1號洞穴遺址的舊石器時代文化堆積形成以后,受到戰國、金元和明清等歷史時期人類在此長期活動的擾動和破壞,在兩個文化層中共出土舊石器時代及歷史時期文物標本、動物骨骼等100余件。

2號洞穴較小,位於1號洞穴斜下方,洞高3.3米,寬1.88米,進深3.9米,洞內文化堆積厚度接近4米,共分三層,第一層為灰黑色腐殖土層,第二層為紅褐色黏土層,第三層為黃色砂土層。第三層的出土物全部為舊石器時代石制品,數量近70件,其原料主要以燧石為主,石制品種類有刮削器、尖刃器和使用石片等,剝片方式以錘擊法為主,工具採用硬錘修理,石制品修理方式有正向、復向等。

近日,天津市文物局組織國內高校、科研機構等舊石器考古領域專家對朝陽洞遺址進行了咨詢評估。專家認為此次發掘的朝陽洞遺址,尤其是2號洞穴遺址,確認了舊石器出土的原生層位,出土石制品近70件,具有典型的華北地區小石器文化特征。朝陽洞遺址的發掘,填補了天津地區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考古的空白,將天津地區早期人類探源向前推進了關鍵一步。

專家指出,綜合天津以往2005年、2007年、2015年進行的區域系統調查發掘成果和2019年朝陽洞遺址舊石器考古發現,已初步構建起了天津地區距今10萬年以來舊石器文化編年序列。目前天津北部區域舊石器時代存在以大型礫石為原料的大石片工業、石片工業和以燧石為主的小石器工業、細石器工業等幾種文化類型,不同的文化類型在不同的階地和遺址類型上呈現出明顯差異,代表了天津北部地區舊石器文化發展的不同階段,為研究該區域舊石器考古遺存的文化類型和分布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

目前,朝陽洞遺址出土的測年樣本已委托國內專業檢測機構進行檢測,考古工作者對天津舊石器“第一洞”朝陽洞遺址距今的絕對年代到底有多久遠,充滿期待。(劉 茜 陳建強)

(責編:郭冠華、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