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教育應該打破語言和文化的障礙
央華戲劇與法國蒙彼利埃“演員之春”戲劇節設立的中歐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中歐文化藝術發展行動正式啟動。郭延冰 攝
周星 郭延冰 攝
郭延冰 攝
讓·瓦雷拉 郭延冰 攝
奧裡奧爾·布羅吉 郭延冰 攝
佛勞倫斯·馬爾科 郭延冰 攝
菲利普·馬茨 郭延冰 攝
郭延冰 攝
12月4日,由保利、央華戲劇、新京報、北京師范大學與法國蒙彼利埃“演員之春”戲劇節共同主辦的首屆“世界好戲·中國觀眾”論道周舉行了第二場主題對話《戲劇與少年——全民戲劇教育方向探討》。五洲傳播中心副主任、五洲傳播出版社副社長杜斌與昆泰集團總經理周建出席並致辭。歐洲戲劇節法國蒙彼利埃“演員之春”戲劇節主席讓·瓦雷拉,歐洲大學教授、新實驗項目“學校的春天”創辦人佛勞倫斯·馬爾科,法國小丑劇、兒童劇導演、編劇、演員菲利普·馬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拉佩拉29劇團藝術總監、戲劇導演奧裡奧爾·布羅吉,以色列卡梅爾劇院總經理朗·古埃塔,保利·央華國際戲劇展演季項目秘書長安娜伊思·馬田和教育部戲劇戲曲與影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周星,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宜文共同探討了全民戲劇教育的功能和價值。
現 場
中歐文化藝術交流項目啟動
作為本次活動重要議程之一,央華戲劇與法國蒙彼利埃“演員之春”戲劇節分別設立了中歐文化藝術交流項目,雙方將在歐洲和中國兩地共同搭建中歐文化藝術交流平台,整合中歐資源,服務雙方戲劇文化發展,同時也將發揮平台人才優勢,讓戲劇和教育融合,助力中國的全民戲劇教育,活動最后,讓·瓦雷拉、央華戲劇首席制作人王可然與周星、周建、王宜文、安娜伊思·馬田和新京報編委金秋一起撒下金粉,宣布“中歐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中歐文化藝術發展行動”的正式啟動。
談及這次合作,讓·瓦雷拉表示,與王可然先生最初在阿維尼翁戲劇節結下了緣分,從那以后彼此一起做了很多的思考和交流,“如果我們真的想創建起一種非常全面、扎實、有利於戲劇發展的機制,能讓戲劇在制作發行和理論知識的傳播方面都做得非常好,一定要借助於家庭和兒童。‘演員之春’藝術節為法國的各種家庭,還有兒童提供了許許多多的交流,他們是整個戲劇節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決定以后也會接待很多來自中國的家庭和兒童,讓他們去發現什麼是話劇,怎麼去學習表演。回到中國后,再與中國的家庭和業界人士分享他們所學到的內容。如果有這樣良好的機制運行起來,未來我們就能夠建立起一個好的藝術共同體。”
觀 點
不是為孩子做戲,是和孩子一起做戲
周星:很多人把戲劇教育定義為一種專業化戲劇演出、培養職業戲劇人才的教學內容,但我們在這裡探討的戲劇教育其實是一種全人教育,它更為寬泛。戲劇對於人類思想、情感、表現等諸多方面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它在無形中提升了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從小孩一直到成人,如果投入戲劇教育的話,它就是用了一種獨特的人類生命律動和戲劇形式結合在一起。
王宜文:戲劇全民教育看上去是一個新的概念,但其實在中國古代,教育不是普及的,但戲曲是全民的。很多人也許目不識丁,但他懂聖賢、知事理,都是從戲曲裡聽來的。到五四運動時期,前輩們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特別是藝術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覺得,我們現在把戲劇教育看窄了,它應該是全民性的。
讓·瓦雷拉:戲劇教育是提升全民素質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法國大革命后,人民在創建公立學校之前,先成立了一些全民的表演學校。在我看來這是必要的,需要以此來塑造國民性。其實我就是這種全民戲劇教育的受益者,小時候母親強制我去參加戲劇課程,希望我可以擺脫因為肥胖帶來的腼腆和自卑,事實証明她是對的。
奧裡奧爾·布羅吉:戲劇有一方面的作用是打破語言、文化的障礙。在我看來,戲劇也能幫我們打破代際之間的藩籬。但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不是為了孩子做戲,而是要和孩子們一起做戲。每一個青少年都是從充滿詩意的兒童時代走過來,然后漸漸變成比較實際的成年人。在這個過程中,戲劇應該成為一種工具,一種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工具。因為戲劇有它啟迪、引領的作用。
佛勞倫斯·馬爾科:我想介紹一下法國蒙彼利埃演員之春戲劇節的教育項目,“學校的春天”是針對14到16歲青少年開設的項目,目標是幫助孩子們成為更好的公民。這個項目帶來了三方面的價值:第一是認可和尊重他人,放下個人為中心的觀念,與他人交換意見,我們學習、排練甚至參與演出,成為另一個人,產生一種共情。第二是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交融,因為戲劇是集體的活動,是分享的藝術。第三是團結精神,這是戲劇的基石,更是整個社會的基石。
我們在為中學生辦戲劇節的時候一直在用莎士比亞的劇作來創作,那時候有人會問,“為什麼你們要給孩子用莎士比亞的劇本?他是一個400多年前的古人,早就過時了,況且莎士比亞的東西很難”。其實我們有兩個原因,首先,他的劇作是一個大眾劇作的典型,也是公民劇的典范。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語言,孩子在用莎士比亞劇本時,他所面對的是16世紀到17世紀的古英語,很顯然孩子隻能理解其中很小一部分,但通過這樣的文本,我們可以讓孩子重新發現語言的神秘性及魅力。
伊萊·比賈維(觀眾,以色列卡梅爾劇院首席翻譯及編劇):作為翻譯和編劇,我自己也在為孩子們創作。當我站在兒童視角上書寫,會讓他們感受到一種平視的關系。
菲利普·馬茨:沒錯,經典的戲劇,它講述的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雖然它所用的語言是成人的,但對於孩子來說這也是一種引領。而新的創作,是我們放低身段,創作他們眼中的世界。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要一味討好孩子。
朗·古埃塔:以色列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但我們的學生每人每年至少要看兩部戲。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教授孩子們怎麼做人、怎麼做事,但這些都比不上讓他們在劇院裡親眼看到舞台上的表演對他們的沖擊更大、更真實,那些通過觀看得來的體驗是可以維持一生之久的。(劉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