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冬季熏香:在裊裊青煙中感悟人生

2019年12月14日08:22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小字號
原標題:冬季熏香:在裊裊青煙中感悟人生

禪意香器

精致香爐

無論品香或玩香,正在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在裊裊之煙中感悟人生真諦,在污濁雜亂中健康呼吸,在物欲橫流中尋求靈性的淨化和升華。沉香在現代人眼中正是品質與情趣的象征。

冬季妙用熏香養神

戴莉從事香文化的傳播已經8年。她擁有自己的和香閣文化館,入冬以來先后開設了雅集、香文化傳播課程,希望在冬季裡幫助更多的人調養生息,讓人們在香文化的熏陶中能夠舒緩身心。

中華熏香歷史悠久,而沉香便是香品中的首選,《本草綱目》中很早已記載了沉香的藥用價值。

“沉香、其在熏焚的時候產生出來的香氣清醇柔和、沁人心脾,可以起到舒緩情緒、消煩去躁、鎮定心神的作用。若冬季室內比較冷,還可以用熏香來提升陽氣、調節氣場,不僅香氣清醇、幽雅,而且可以淨化空氣、驅穢避邪,還可以怡情助興、舒緩身心。”戴莉說。

冬季人們容易情緒抑郁,懶散昏沉,這種情況下熏香養神就成為香愛好者的最佳選擇。鼻尖上的沉香可以帶來抒懷與暢達,舌尖上的沉香則能暖心益胃,給人帶來慰藉。小小抿上一口沉香茶,讓人吐氣如香,更在香的流動中,體味細微的心念變化﹔在香的飛揚裡,把握世間美與善感悟的提升。

香與現代生活的關系

前幾年,我國的香文化剛剛復興,在沉香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之下,很多人把香與會所、收藏等詞匯聯系到一起,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最近兩年,伴隨著我國國內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人發現,傳統文化更加能夠滿足當代人的精神需求。

香文化是否被大眾所接受,究竟能為生活帶來怎樣的不同體驗?戴莉分析:“從三個方面來說,香與我們的生活非常貼近並成為一種文化媒介。”首先,當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會感覺身心疲憊。“偷得浮生半日閑”,抽一點時間,喝喝茶、插插花、聽聽琴、品品香,看看書,使自己的生活節奏慢下來,既讓身體得到適當的休息,也讓內心得到感悟與自省。

其次,香代表了一種禮節、一種禮儀。作為禮儀之邦,我國自古以來就非常講究禮儀。在古代,如果會客時不點香,就等於沒有以禮相待。如今也有很多人將其當做與人溝通、交流不可多得的商務禮品。

再次,沉香品鑒已經走入大眾生活。一件好的沉香手串、雕刻品,確實也是天價的收藏品。但更多的時候,沉香是供人品聞的、怡情養性的,而且只是品聞沉香成本並不高。沉香更是一種文化,是一種能夠讓人們身心更健康的媒介,如果這樣來理解沉香,大多數人都能消費得起。

歷史中的靈魂香氣

宋婕是一個“香迷”,家裡常年熏香,隨著對於香文化的了解,她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家裡收藏的香爐雖然都不是特別貴重的物件,但給她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

“我喜歡研究一些古代的香爐,那裡透著古時候人們的靈魂香氣。”宋婕說。中國歷朝歷代有很多帝王后妃、文人雅士等都鐘愛香,在香的世界裡沒有尊貴卑賤。中國香文化的萌芽時期是在戰國之前,雖然人們沒有形成系統的用香制度,也沒有特制的用香器具,但是這個階段的用香已經上升到了精神層面,為后面香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漢朝出現了專門為焚香所設計的器具,最典型的就是博山爐。”宋婕介紹。據了解,漢武帝時期是香文化發展過程中一個最重要的時期,而這個經典的造型也成為后世所有設計香爐的基礎,幾乎所有帶蓋的香爐都是從其演變而來。這個時期也有大量的異域香藥進口,香料也更加多元化,包括熏衣熏被、居室熏香、宴飲熏香,人們也會沐浴、佩戴香囊,甚至建筑都會用到香。宋代是中國香文化發展的巔峰時期,由於香料的消耗量極大,這個時期對外貿易中香料的進出口量佔了首位,並出現了專事海外香料運輸貿易的“香舶”。(實習記者 鄭 芋)

(責編:劉穎穎、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