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視非遺的“小美”
文化的多樣性不僅僅體現在文化類型的豐富上,還應該體現在同一文化在不同地域的在地化呈現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中國社會的鄉土性特點突出,人們津津樂道的非遺項目很多是在基層誕生、發展、傳承的,體現了古往今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音聲舞樂、衣食住行的繽紛多彩,也正是人們非凡智慧與想象力的表現,由此構成了千姿百態的社會群體。
在宏觀視野下,非遺美在多樣豐富﹔在微觀視野下,非遺美在繽紛多彩。隨著人們對非遺認識的持續加深,非遺項目在同一文化類型下,如何更為自覺、有效地認識和研究其在不同地域、不同時期被認同、被接受和被使用的情況,值得深思。比如剪紙藝術,揚州剪紙精巧、秀麗、靈動且雅致,陝北剪紙淳厚、古朴且粗壯,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又如戲劇藝術,秦腔以渾厚深沉、飽滿酣暢居多,昆劇以纏綿婉轉、柔曼悠遠見長。每一個非遺項目傳承發展都體現了人們生產生活方式,以及與自然相處和互動的態度與方式,對非遺的審視和思考就是在向充滿智慧和創造力的先輩致敬。
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費孝通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闡釋了如何處理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對認識和理解非遺同樣適用,尤其是在傳播日益便捷的當下,如何做到、做好“各美其美”,更全面地看待和認識到眾多個體的“小美”和集體“大美”之間的辯証關系十分關鍵。這進而引導人分析和研究何謂“文化的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以更加開放和自信的態度和努力,對“文化的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予以尊重。即使面對一些種類並不豐富、創造性不突出、受眾趨向於小眾的非遺項目,也應該給予尊重和必要的保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