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嵇錫貴:讓中國制瓷技藝代代相傳

2020年01月14日07:51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小字號
原標題:嵇錫貴:“讓中國制瓷技藝代代相傳”

在浙江杭州西溪貴山窯陶瓷藝術館,今年81歲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嵇錫貴用她的作品向游客講述著她的故事。

“貴山窯”是由嵇錫貴和丈夫郭琳山的名字各取一字組合而成。1998年,杭州貴山窯陶瓷藝術研究院成立,2011年5月,嵇錫貴將貴山窯從杭州三墩遷到現在西溪濕地,2013年杭州西溪貴山窯陶瓷藝術館挂牌開館。從此,綠樹掩映的西溪濕地裡又多了一處耀眼的人文景觀。

“我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做事一定要做到最好。這份執著,推動我不斷努力,對事業有更高的追求。”嵇錫貴說,她在水鄉湖州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初中畢業后考上當時的景德鎮陶瓷美術技藝學校(現更名為“景德鎮陶瓷大學”),從此走上了制瓷之路。

青花瓷,廣為人知。青花瓷的制作,是用含氧化鈷的青花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然后進窯在超過1300攝氏度的高溫下淬煉。黑色的鈷料燒成后呈藍色。在燒成的青花瓷器上進行彩繪,再二次燒制,則稱作斗彩。

“青花斗彩是火與土的藝術,古代做陶瓷的藝人都要拜風火神。到了現代社會,仿佛還有一種冥冥中的神秘力量藏在爐火中。”嵇錫貴說,陶瓷制作其實是一門綜合藝術,可貴之處在於它風格多變,品質獨有。

嵇錫貴回憶,1975年1月,她所在的輕工部陶瓷研究所接到任務,設計制作一批供毛澤東同志使用的生活用瓷,代號“7501”。她說:“我擔任釉下彩組負責人。釉下彩不含鉛,是生活用瓷的首選,但難度最大,在泥坯上作畫,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成功率不足1/10。”為此,她和她的小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7501”千余件瓷具,大小、高低、厚薄、重量幾乎等同,從設計到成品,歷經10個月,每件瓷器都需要經過嵇錫貴的手。“那時工作條件差,天氣炎熱,沒有空調。經常通宵加班,但沒有人叫苦叫累。”對於當時的工作情景,嵇錫貴記憶猶新。

“7501”餐具無論原料、成型、彩繪還是燒成,都堪比歷代陶瓷,成品極為精美,代表了中國當代陶瓷藝術制作的最高水平,成為我國陶瓷歷史上的國寶。據說,散落在民間的這一批瓷器經過多次溢價,現在一把小小的調羹價值已經達十多萬元。

2015年,75歲的嵇錫貴接到一個新任務——設計G20杭州峰會國宴瓷。根據設計要求,作品需體現“西湖元素、江南韻味、浙江特色、中國氣派、世界大同”的理念。

由於時間緊迫,接到任務后,她立馬動手。她回憶,最忙時,凌晨3點多起床,過了零點才睡覺。最終,經專家評審,她設計的3套方案全部入選。“西湖韻”“繁華盛世”“國色天香”3套國宴瓷分別對應G20杭州峰會3場宴會的不同主題。

2016年9月4日晚,G20杭州峰會歡迎宴會上,擺在餐桌上的一整套晚宴餐具驚艷全場,尤其是瓷器上的花面,水墨氤氳、山色空蒙,讓人有一種坐在西湖邊看風景的感覺。各國貴賓紛紛點贊,“貴山窯”師徒的技藝再次獲得社會的贊揚和陶瓷界的認可。

嵇錫貴說,她最滿意的是2016年9月5日晚,金磚五國在西湖國賓館晚宴時用的青花斗彩“繁華盛世”。她告訴記者,一開始設計時作品上展現了22個國家的國花。最終,世界各地有名的花也融進去了,一共有30多種花,用不同的顏色表現出來。

一邊說著,嵇錫貴一邊展示了一張盤子的照片,青瓷上布滿繁花,花中間利用“開光”手法。“所謂‘開光’,可以理解成繁花間開出一個窗子,裡面是西湖的三潭印月。” 嵇錫貴解釋,實際上它有兩個面,從北面往南面看,白堤、斷橋,對應荷花﹔從另一面看,雷峰塔、蘇堤對應桂花。荷為桂,和為貴。荷花和桂花是杭州最典型的兩種花。

“我們這代人的成就與國家的培養分不開。陶瓷制作技藝裡面有多項國家級非遺,我希望這些珍貴的遺產能代代相傳、薪火不息。” 嵇錫貴說。

如今,已從事陶瓷事業60多年的她仍舊在不斷地創作,續寫中國陶瓷的傳承與發展新篇章。(記者 徐繼宏)

(責編:劉穎穎、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