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大白話、大實話裡的中國風、文化范

2020年01月18日08:1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明代楊慎編集《古今諺》 資料照片

  諺語“父母恩情深似海,寸草哪能報春暉”曹國強繪

  方俗諺語是深入淺出的群眾語言,是傳承中華文化、體現中國風范和民族精神的寶貴財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群眾的思想最鮮活,群眾的語言最生動。深入群眾,就來到了智慧的大課堂、語言的大課堂。”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使用方俗諺語,用大白話、大實話和群眾語言表達思想,是善用、活用、精用群眾語言的典范。然而,作為精神文化遺產,方俗諺語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亟待發掘、整理,以便更好地傳承、傳播。

  寓知於行,深入淺出

  方俗諺語是人民群眾口語中使用的簡潔又深刻的熟語,是人們長期生產生活實踐的智慧結晶。方俗諺語來源於實踐,升華為哲理,是社會傳承、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具有重要的知識傳播與文化教育功能。

  實踐性和哲理性,是方俗諺語的本質特點。

  “實踐出真知”“人多出韓信”。方俗諺語或來源於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的直接經驗,或來源於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被譽為民間大百科全書,蘊含廣博的群眾智慧與集體經驗,具有可驗証性。

  諺語的實踐性主要表現在生產生活領域,例如,“喝涼酒、花臟錢,早晚是病”,告誡人們貪污受賄早晚會受到懲罰。再如,“看花容易繡花難”,說的是知易行難﹔“竅門滿地跑,就看你找不找”,指做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強中自有強中手”,說處事要謙虛謹慎,不能自高自大﹔“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說“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

  “陽光照亮世界,諺語啟示人生。”方俗諺語富有哲理,給人啟迪。例如,“到哪的河脫哪的鞋”,告訴我們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體現了矛盾的特殊性﹔“心急喝不了熱粥”,義同“欲速則不達”,提醒人們隻有完成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改變﹔“一物降一物,鹵水點豆腐”,“鹵水”可以毒死人,但適量放入豆漿,可以形成美食,是對立統一的辯証認識。

  方俗諺語的實踐性和哲理性並不是截然分開的。如,“秤砣小,壓千斤”“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話不說不透,燈不挑不亮”,分別反映了輕與重、能力與做事、說話與明理的辯証關系,也反映了與民俗生活密切相關的實踐經驗。

  通俗淺近、生動形象是方俗諺語的表達特點。

  方俗諺語言簡意賅、深刻雋永,還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常常使用輕聲詞、兒化詞,講求音節的和諧和句式的整飭。既有形式整齊、氣勢貫通的整句,也有靈動別致的散句﹔既有結構簡單、短小精悍的短句,也有敘事具體、說理嚴密的長句。從語用表達上來看,既有“生氣不如攢錢”“好漢不吃眼前虧”之類的直接鋪陳敘述,也有“飽帶干糧,睛帶雨傘”“萬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等綜合運用不同修辭手法的文學性表達。

  方俗諺語口語性強,淺近易懂,但不失深刻。例如,習近平總書記曾用“鞋子合不合適,自己穿了才知道”比喻對國家發展道路的選擇。人人都能理解的“大白話”比抽象復雜的政治語言更易深入人心。

  方俗諺語與古詩文對比,雅俗共賞,相得益彰。例如,《詩經》中的“人而無儀,不死何為”,有諺語“樹要沒皮就得死,人要沒臉活不得”對應詮釋。這使我們從中感受到中國文化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

  文化鼎承,教益良多

  方俗諺語是大眾創作的口頭經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方俗諺語融通古今文化,為民眾架起了一座又一座通往國學經典及傳統文化的橋梁。

  例如:司馬遷《史記·春申君列傳》:“語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春申君失朱英之謂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引自無作者之“語”,相當於“諺語”。民眾也當作諺語使用流傳至今。

  再如諺語“先甜后苦如割骨,先苦后甜如過年”與“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資治通鑒》)”異曲同工。與家訓的直陳訓誡相比,方俗諺語的形象比喻與回環反復更加使人刻骨銘心。

  方俗諺語與《論語》相映生輝的例子也很多。例如:“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方俗諺語的表達是“一等人兒,看看就會﹔二等人兒,學學就會﹔三等人兒,打死不會。”“生而知之”與“看看就會”對應,語義也自然明了。再如:“人巧不如家什妙”對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人不如求己”對應“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會說的不如會聽的”對應“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救急不救貧”對應“君子周急不繼富”,等等。

  方俗諺語不但與國學經典相通,也與古詩文對應。諺語“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與“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蘇軾詩)交相呼應。

  方俗諺語口耳相傳,可以用來擺事實、講道理﹔可以用於提醒、告誡、勸諫,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

  一是申明教育的重要性。“十年育樹,百年育人”“苗荒荒一茬,人荒荒一代”“澆樹澆根,教人教心”,說明培養人才對於家庭、社會的重要性。

  二是對教育者的要求。教育工作者應該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講究方法並嚴格施教,如:“身教勝過言教”“小孩要管,小樹要剪”“七分講,三分示”“嚴師出高徒”等。

  三是對學習者的要求。“樹怕根爛,人怕無志”“功夫不負有心人”“學善如爬山,學惡如下坡”“跟虎進山,跟鷹飛天”“活到老學到老,學到八十還嫌少”,等等。

  四是告誡教育培養應該遵循客觀規律。“聽人勸,吃飽飯﹔識人教,藝越高”“教在師傅,學在自己”體現了教與學的對立統一﹔“邊學邊問,才有學問”“路是走熟的,事是做順的”強調學習中要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並重﹔“藝高不如德高,德高才能藝高”,要求專業教育與思想培育相結合,“學藝先學德”。

  社會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告誡人們明辨是非,追求正確的思想認識與道德情操。方俗諺語提醒人們:“他不仁,我不能不義”“寧在直中取,不在彎中求”“父母家中坐,何必遠燒香”“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人無信不立”“隻做善事,不問前程”“人美的是知識,鳥美的是羽毛”。體現了傳統文化中仁、義、孝、禮、讓、信、善、美的傳承。

  流散民間 亟待關注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許多方俗諺語仍停留在口耳相傳的層面,缺乏搶救性的保護和研究。語音過而不留,隨時間、空間、人群而改變或消失。以黑龍江方俗諺語為例,方言志、地方志中所收錄的方俗諺語數量嚴重不足。

  筆者考察發現,有些諺語語焉不詳,有些負面俗語混雜其中,影響了諺語文化傳播的有效性與群眾的認可度。如:俗語“無利不起早”“看人下菜碟”“人靠衣裳,馬靠鞍”常被當作諺語使用,甚至成了庸俗的處世哲學﹔俗語“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兔子倒霉遇老雕”催生了自怨自艾的消極情緒。

  出於方俗諺語傳承、傳播的必要性及緊迫性,在全面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搶救性發掘、整理、保護工作已經迫在眉睫。首先,應根據系統的文獻查考和全面的田野調查,建立方俗諺語電子資源庫,編撰大型、權威詞書,為方俗諺語的使用、教學、研究與傳播提供基礎服務。其次,拓展傳承渠道,將方俗諺語合理納入學校教育教學中,更好地發揮諺語的認知與教育功能﹔引入諺語作為家庭教育的內容,使之成為家庭成才教育和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參考。此外,還應探索適應國際文化傳播的有效策略,豐富“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文化內涵。(周曉燕)

 

(責編:郭冠華、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