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人民戰“疫”文藝作品】在清邁尋購口罩

趙照川
2020年02月01日09:46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為鼓舞抗疫斗志,堅定抗疫信心,人民網聯合《中國作家》雜志社聯合發起“人民戰‘疫’”征文,向全國作家和網友發出邀約,鼓勵大家用手中的筆,記錄這場防疫阻擊戰中值得銘記的時刻。優秀作品將在人民網文化頻道“人民戰‘疫’”專欄、“學習大國”微信公眾號、人民網文娛部微信公號“文藝星青年”以及《中國作家》雜志社官方微信公號、紀實版正刊陸續發布。

今年的年是在泰國過的。

此行去泰國進行商務考察,有兩個目的,一個關於文化,一個關於經濟,可以說都不是小事。只是我沒想到,這兩大目的,卻被一場驚動世界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徹底消解。愈演愈烈的疫情,不由分說地改變了我們此次泰國之行的計劃。

在進入泰國后的幾天,我們夫妻倆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尋購口罩。

我們到達曼谷之后,就傳來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擴散嚴重的消息,這與我們出國前預想的差距實在太大,否則,我們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出國。我的老家在湖北省,隨著疫情發展,我工作和生活的廣東也成了病毒傳播比較嚴重的地區。這兩個地方,都有親友與同事。此時,我們除了關切,也還沒有真正產生震動,直到得知泰國也出現了疫情,曼谷街頭戴口罩的人增加了很多,我們才意識到這場肺炎的嚴重程度。

我們開始在曼谷購買口罩,不過隻限於自用。接下來,我們接到弟妹發來的微信語音,說國內口罩緊張,要托我在醫院工作的姨妹幫忙購買。妻子急忙與姨妹聯系,但姨妹說,醫院的口罩同樣緊缺,她們這家福建省的鄉鎮醫院,醫護人員的口罩都是限量發放的。這使我們意識到,口罩竟成了比較緊缺的東西。

我和妻子不約而同地想到,我們應該在泰國大量購買口罩,以解國內親友與同事們的燃眉之急。這個時候,我們已按預先訂好的機票,由曼谷向泰北的清邁出發,到達清邁已是當天深夜。

第二天清晨,我們即帶著地圖,從清邁古城邊上的酒店,徒步向清邁繁華的古城出發,准備一邊逛街,一邊尋購口罩。

清邁街頭的清晨,行人寥寥,店鋪大都還沒有開門,藥店更是店門緊閉。這與國內街頭的清晨完全是兩副景象。這時我們才想到,泰國——特別是清邁,是知名的慢節奏之地,一般的商店,不到上午十點左右是不開門的。這種時候,無論是本地人還是游客,大都還在夢中。我們在酒店遇到的兩位中國女孩就對我們說過,她們要睡到自然醒。看來,為了尋購口罩,我們上街實在太早了。

清邁古城的藥店,目標顧客似乎直指中國人,招牌上大都標有中文的“藥店”二字,這大大方便了我們這兩個既不懂泰文也不懂英文的人。有“藥店”二字作指示,我們也就不分東西南北,在古城裡穿街走巷,尋購口罩。十點多鐘,街上的店鋪陸續開門,我們見到“藥店”二字就激動一番,只是往往大失所望。等店員從我們的手勢中,或是手機翻譯器中,明白我們要購的東西之后,基本上都是搖頭,或是攤開兩手,原來大多藥店的口罩已經脫銷。看來,我和妻子在這方面的反應還真是比較遲鈍。

有會中國話的店員說,這幾天購口罩的人突然增加,而且很多都是成盒成箱購買,口罩已成緊俏的商品。到了中午一點多鐘,我們購買到的口罩竟沒有整盒的,加起來不過三十多隻。這使我們全無心思觀景,眼睛都用到了找“藥店”二字上面。而語言的不通,也令我們的尋購倍添困難。

清邁的中午是炎熱的,雖然時值冬天,氣溫卻高達三十四五度,我們滿臉汗水,皮膚也晒得又痛又痒。我隻穿著短袖T恤,隻得臨時買了一件薄薄的長袖衣防晒。在亞熱帶的驕陽下,我們就這樣一邊空著肚子找藥店,一邊找吃的。

忽然,妻子驚喜地用手一指,說,有口罩了!我聽了頓時精神一振。我想妻子所說的有口罩,應當是指大量的口罩。我向她指的方向望去,隻見一家小店前貼著一張白紙,赫然用藍色的記號筆寫著——進店送口罩,每人限一條!這太好了,既然免費送,肯定貨很多!

我們興奮地邁進店裡一看,原來根本不是藥店,而是一家飾品店。看來,這家飾品店是見口罩有利可圖,臨時購來售賣,極有可能是高價出售。但是到了這種時候,哪還顧得上高價不高價,有貨就不錯!店員見一男一女進店,高興地雙手合十,上身前傾,行了一個泰式禮,然后拿出兩隻口罩,彎腰雙手呈上。

我沖店員合手致謝,卻不接她遞上的口罩,又是搖頭,又是擺手,令店員一臉困惑。妻子忙用手機翻譯成英文——我們需要大量的口罩。店員終於明白過來,用英語解釋什麼,見我們不明白,也跟我一樣,又是搖頭,又是擺手,見我們還呆呆地望著她,便用她的手機進行語音翻譯,說老板吩咐過,店裡的口罩隻送不賣!這時,我這個在商場上混了多年的文人,才意識到自己光顧找口罩,竟忘了商業促銷的重要手段——以贈送的方式招徠客人。

這一天,戰果微不足道,購到的口罩,不過一百多隻。我們夫妻二人,還哪有心思考察泰國的文化與商業。二人怏怏回到酒店,微信運動顯示,我們已走了兩萬八千多步,破了步行記錄。

我們一回酒店,就去找酒店的沈老板。沈老板是東北人,在清邁經營酒店已有四五年,他應當知道怎樣找到大量的口罩。我們滿懷熱望地一問,誰知沈老板卻說,我也在找口罩,國內的朋友,要幫他採購十萬隻口罩,他現在找了好幾天,通過多種渠道,也才找到三萬多隻,而且急需的N95口罩,隻有四千隻。

望著一臉疲憊的沈老板,我們隻有嘆氣的份兒。沈老板說,泰國雖說是個旅游國家,但全國的人口還不到七千萬,也隻有曼谷、清邁和芭提雅等城市游客較多,口罩的需求量再大,能大到哪裡去?中國十幾億人大量用起口罩來,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在短時間內滿足這種巨大的需求啊!

盡管被沈老板澆了一頭冷水,我們還是不死心,在京東、天貓和拼多多上使勁下單,雖然屢屢遭遇缺貨,但總算下單成功了不少。妻子說,這種下單的發貨率肯定極低,網店商家放假前雖然設置了有貨,但他們哪想到一下子需求量巨大,可能根本就沒備貨,大都是打算年后拿了貨再發快遞的。我想也是,現在國內普遍缺貨,網店商家們到哪裡去拿貨?要是國內有貨,我們現在還在泰國找嗎?

果然直到我回國寫此文之時,我在電商平台上下的單仍無一家網店發貨,而泰國媒體也報道泰國口罩脫銷。

我對妻子說,不管怎麼說,我們明天繼續找口罩。我們的能力有限,語言又不通,找一點是一點,多少也能幫親友和同事帶回去一點。我剛說完,微信語音來了,是我們出國前聯系好的商務考察中介周先生。周先生在泰國作中介多年,精通英語,泰語也說得還行,接觸面應當很廣。我們連忙跟他約定了見面的時間,心想明天見面別的先不說,找口罩是第一要事。

到達清邁的第三天上午九點,周先生如約開車前來接我們,一上車,我們就說起了口罩的事。周先生說,他們也在找口罩,泰國華人商會要向國內捐贈大量的口罩、手套和防護服,這幾天發動所有的華商四處尋找貨源,然而目前籌到的物資十分有限。現在,華商們正通過各種渠道,在周邊的老撾、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尋找貨源。周先生見我們著急,便說,我們個人是急不來的,我們中國的政府,歷來十分有效率,你們還是安心於商務考察吧。

妻子說,我們國家人口那麼多,每個人的需求又不少,我們老百姓,自己能想辦法解決身邊親友的需求,也算是幫國家分擔一點點。像這樣的民間分擔多了,力量也就大了。周先生說,對對,人多力量大,我們應當幫政府分憂。又說,到了項目地點,我馬上幫你們聯系熟人,看能否找到零散的口罩。

到了項目地點,周先生停了車,二話不說就打電話,一連打了四個,但是結果都令人失望。最后,周先生說,這樣吧,我給親友們准備了兩箱口罩,已打好包准備寄回江西老家,我讓我老婆分出四分之一給你們。我一聽連忙推謝。兩箱口罩對於他的親友來說根本不算多,我們不能從別人口中分食。周先生的親友與我們的親友,又有什麼區別。

周先生再三要分口罩給我們,我們堅決不肯接受,周先生隻好說,我下午再找找熟人。正在這時,他的搭檔聶先生來了。聶先生來泰國的時間更早,算得上一個泰國通,他知道我們要找口罩后,也要把准備寄回浙江老家的口罩分一點給我們。他說,這幾天,好多朋友都在托他找口罩,他找了五箱,已是盡全力了。現在在泰國,要找到大量口罩,希望極小。他建議我們去各便利店掃貨。他說,一般人找口罩,也都是去超市和藥店,很少想到便利店。我說,這倒是個好渠道,便利店比藥店好找,又可微信和支付寶付款,還省得我們去兌換泰銖。

我們粗略地了解了一下商業項目,與周先生和聶先生吃了一頓中餐,便開始向便利店進發。

泰國的便利店都是日本的711連鎖店,生意都十分興隆,這裡的旅游業興盛,當地百姓的購買力,以及實體店受電商沖擊之小,都遠遠超過了我的想象。可是,這裡的口罩也大多數斷貨。當然,也有的便利店根本就沒賣過口罩這種不常用的商品。一天下來,我們用兩萬幾千步換來的口罩,也不過三百多隻。這時,我們才深深體會到疫情的無情與口罩的稀缺。

在街頭歇息的時候,妻子從網上知道奮戰在第一線的醫務人員也缺少口罩,難過得淚都流出來了。我說,別難過了,我們也盡力了,明天,我們到城區周邊找一找吧。我想,一般的游客肯定不會找到這種地方去。妻子說,城周邊好大一個圈,店鋪太分散,你的兩條腿走得過來嗎?我說,我今天看了,城裡有摩托車租借,我二十多年前騎過摩托車,應當還能騎。妻子說,不行不行,你以為你還是年輕小伙子的時候啊,你敢騎,我還不敢坐呢。這泰國的摩托車太多,又是左側行駛,要租我們就租自行車吧。

第四天,我們去到最近的租車點,等到九點左右,才租到兩輛自行車,然后不管東南西北,在古城外圍轉了起來。反正我們有手機導航,迷不了路。這天,我們跑遍了大半個古城的外圍,我晒得黑黑,妻子晒得紅紅,但我們還是隻找到了兩百多隻口罩,算是額外的收獲吧。為了慶祝,又累又餓的我們,找了一家西餐廳,一下點了四個菜。不是我們奢侈,這一夜,正是我們中國的除夕夜。我們以茶當酒,祝願對方四季平安,也祝願我們的同胞人人四季平安。

吃飯的時候,我看到微信朋友圈昨天新加的一位雲南小伙,晒著他剛找到的一大箱口罩,看得出這位經營銀飾店的小伙子分外開心。他是我們在一家藥店找口罩時認識的,他在為姑姑工作的醫院找口罩。我也替他開心,點了一個贊。

第五天中午,我們帶著七百多隻口罩,從清邁飛往曼谷,准備從曼谷回國。在曼谷候機的時候,我在候機大廳一家工藝品店閑看,工藝品店的女老板中國話說得不錯,原來她祖籍是雲南省,他們一個家族在泰國生活已有四代人。女老板突然問我,你要口罩嗎?

口罩?我一下子反應不過來,驚訝地問,你賣工藝品的,也有口罩?有啊,我知道我們祖國現在發生了疫情,很多乘飛機的同胞都需要口罩,所以我就進了幾箱,按成本價出售。

幾箱?我沒聽錯吧?這不是“踏破鐵蹄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嗎?這樣的好事我一輩子還從沒遇到過呢!

見我眼睛睜得大大的,女老板說,幾箱賣得隻剩一盒了。

我一聽,心裡的那個落差啊,不知道有多大。不過轉而一想,這臨登機時無意中冒出來的一盒五十隻口罩,也算是老天對我額外開恩了。我真是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了!這一盒口罩隻要五百泰銖,一隻隻相當於人民幣一塊多錢,這真是成本價了,我連連道謝。女老板說,不用謝,我就出個力吧,也算我對祖國的一點心意。說著,她彎腰傾身,雙手將一盒口罩遞給我。我連忙學著她的樣子彎腰傾身,雙手接過盒子。我們的樣子,似乎是在完成一種鄭重的儀式。

等我付完款,女老板又拿出一隻盒子說,這裡面還有十來隻,送給你了。我感激地接過來,然后掏出一張百元泰銖。女老板連聲說不用不用,但我還是將錢放在櫃台上,低頭向她行了一個禮。

妻子見我捧著口罩盒子回到登機口,高興得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文章略有刪減)(作者單位:深圳市某公司)

(責編:杜佳妮、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