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位卑未敢忘憂國

孫佳雯
2020年02月05日18:29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2020年的春節,注定成為每一個中國人難以磨滅的記憶!

隨著“武漢封城”的一聲令下,放假后在家准備辭舊迎新的歡欣雀躍,仿佛一夜之間就被全民皆兵的緊張氛圍所替代。微信朋友圈裡鋪天蓋地的疫情狀況使得年三十絢麗燦爛的禮花黯然失色﹔大年初一,家家閉戶,人人囗罩,往昔的車水馬龍、熙熙攘攘更被一騎絕塵、萬籟俱寂所替代。這一切,也使得十四歲的我,開始關注周圍,心系祖國,思考未來……

白衣天使、人民警察、囗罩、酒精和蔬菜,這些是我平時生活似乎不考慮的名稱,開始天天出現在眼前。

他們,穿著厚重的防護衣,認真護理,連續工作十個小時以上,吃不上一口飯,喝不了一口水,精疲力竭后甚至休息在地板上﹔他們,日夜設卡巡邏,走村入戶,家家落實,保持高度警惕,認真排查可能出現的疫情﹔他們,放棄假期,提前返崗,恪盡職守,為城市運轉默默奉獻……這些人中,有我的父親、我的三姨!

這個世界之所以是美好的,正是因為有這些有責任感、有擔當的人。他們將自己的奮戰,自己的付出視為使命!

我隻從生物書上知道〝病毒〝這個名詞,病毒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微生物,繁殖速度快,變異可能性大。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對中國乃至整個世界醫藥學領域是個全新的挑戰。

雖然臥室牆上貼著中國地圖,抬頭可見,但從來沒有這麼每天都認真地關注。那一個深紫的是湖北,周圍大片或紅或紫的區域是根據感染人數確定的﹔從來沒有這麼每天都翻看煙台疫情實時報告,那一個個確診患者正月間應該是在快樂地走親訪友、談笑風生。祖國,調動全國的力量馳援武漢:中國速度的火神山醫院、一天350噸新鮮蔬菜無償捐贈的壽光基地、阿裡巴巴宣布設立10億元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小湯山〝醫療隊全體請戰書〝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祖國各地各處的力量,如鋼鐵洪流般奔涌匯聚疫情一線。

魯迅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致敬那些前方的戰士,他們讓自己變成一束光,照亮前路。我深深的感覺到,這一一是我們身為中國人的幸運。

要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要相信迷霧終會散去,要相信終有柳暗花明的一刻,要相信明媚的陽光、新鮮的空氣仍然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除了相信,我們更需要的是學習。為了不讓悲劇重演,我們應該學會關愛動物,保護自然﹔學著關心國家,學會擔當。

因為,將來,我們必將走向社會,接過前輩們接力棒,擔負起建設祖國的使命。這次全國的疫情危機,讓我等學生提前明白了何為〝責任〝,何為“家國天下”。古有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蘇武持節,初心不改﹔今有鐘南山不懼生死,力挽狂瀾,堅守抗疫一線,更有無數醫護人員“無論生死,不計報酬”。

危機,也是契機﹔生活,就是功課。

我,作為一名初三學生,在這個不尋常的假期,宅在家中。我的假期生活是宅在家裡、關心時政、鍛煉身體、好好學習。

〝宅〝,這個名詞,從它成了動詞那一刻起,就充滿了調侃的意味。但在這個假期,宅,有了新的正面的力量。

為了戰勝疫情 , 響應國家號召 ,不出門,不聚會,宅在家裡,天天翻看最新時政報道,心跟著祖國一起跳動,為戰勝疫情的好消息歡呼,為增加確診人數而憂慮﹔宅在家裡,安排學習計劃,沒有正月裡的走親訪友,靜心致遠,查漏補缺,預習新課,復習會考課目,積極與老師溝通學習情況﹔宅在家裡,功課之余,執一書卷,品一清茗,奏一琴曲。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下冊政治書,我們將會學到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作為公民,不僅意味著你擁有國籍,也意味著你要承擔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責任和義務。國家若想強大,靠的不僅是口號的響亮,也不僅僅是英雄群體的帶動,而是每一個公民的努力,偉大出自平凡,人人好,國家才會好。明白自己的責任,履行自己的義務,從潔身自好、自我約束做起。

位卑未敢忘憂國!

我,做為一名學生,在疫情肆虐之時,宅在家裡,合理安排自己學習生活,不給國家政府添麻煩,做好一名學生的本職,盡一名公民應盡的義務,也是〝有所作為”。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位卑未敢忘憂國〝,這,是我們每一名公民應盡的責任,是世間最柔美、最強有力的光!  (作者為煙台二中初2017級三班學生 )

(責編:杜佳妮、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