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吳哥寺:神聖王權的遺跡

顧佳赟
2020年02月20日07:5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吳哥寺:神聖王權的遺跡

  吳哥寺阿普薩拉仙女浮雕。顧佳赟攝

  吳哥建筑群達布隆寺佛像。顧佳赟攝

  吳哥寺阿普薩拉仙女浮雕。顧佳赟攝

  吳哥寺《羅摩衍那》史詩主題浮雕。顧佳赟攝

  

  柬埔寨是東南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據《梁書》記載,扶南是柬埔寨最早的國家形式,肇端於印度南部“徼國”婆羅門混填與柬埔寨女王柳葉的結合。在近1500年的柬埔寨古代歷史中,吳哥時期是最為興旺繁盛的時期。一方面,疆域范圍達到歷史最廣,覆蓋大半個中南半島。另一方面,這個時期的建筑雕刻數量之多、規模之大、技藝之高令人嘆為觀止。1992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吳哥古建筑群就有大小古跡600余座。其中,吳哥寺是規模最為宏大的杰作。

  1.毗濕奴羅伽的王與神

  吳哥寺坐落在今日暹粒市區以北5.5公裡處。全寺東西長1.5公裡、南北寬1.3公裡,呈四方形結構。寺院外圍有寬約200米的護城河環繞。九個世紀前,蘇利耶跋摩二世統一了分裂的吳哥王國,登上王位,開始主持修建吳哥寺。從用途上看,吳哥時期修筑的寺院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平地式寺院,這種寺院不建台基和層級,宮殿直接修筑於平地之上,主要用於祭奠國王親屬,王國將軍、大臣等。另一種是台基式寺院,這種寺院建於層級台基之上,是王國最重要的祭祀場所。寺院內供奉著王權的象征物。吳哥寺是典型的山寺。全寺建有三層台基,每層台基上都有四方形回廊環繞。在第二層回廊和第三層回廊的四個角上,各矗立著四座菡萏塔。吳哥寺的最大塔位於全寺中央,象征著印度教宇宙中心須彌山。

  吳哥時期,社會上層使用的語言是與印度宗教緊密相連的梵文。作為國王的山寺,吳哥寺在修造之初就已有屬於自己的梵文名字——毗濕奴羅伽,意為毗濕奴神世界。而吳哥寺並不是它的原名。

  毗濕奴是印度教中的保護之神。自混填開創扶南王國以來,印度教便隨著“天竺法”在柬埔寨的施行而廣泛傳播。柬埔寨古代國王普遍信奉印度神祇。據《南齊書》記載,扶南使者那迦仙“詣京師,言其國俗事摩醯首羅天神”。“摩醯首羅天神”正是印度教裡的破壞之神濕婆。與扶南時期相類,吳哥時期的國王也大多信仰濕婆神,唯獨有些國王有著自己的信仰偏好。蘇利耶跋摩二世就是其中之一,他篤信毗濕奴。因此,他主持修建的山寺便被冠以毗濕奴的名號。在毗濕奴羅伽竣工時,中央大塔中供奉著一尊騎乘金翅鳥的毗濕奴神像。令人惋惜的是,蘇利耶跋摩二世未能等到毗濕奴羅伽完工就晏駕了。於是,毗濕奴羅伽的功能除了山寺外,還充當了蘇利耶跋摩二世的陵寢。蘇利耶跋摩二世的離世明顯出乎工匠們的意料。吳哥寺東面的牆壁上至今保留著一些雕刻倉促、尚未完工的浮雕遺跡。

  2.翻攪乳海”裡的神聖王權

  毗濕奴羅伽是一座史詩主題的浮雕聖殿。寺院最外圍回廊是著名的浮雕回廊,回廊壁上刻滿了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的恢宏故事場景。從敘事的順序上看,浮雕並沒有遵循印度教中寓意吉祥的順時針方向,反而是按照預示著不祥的逆時針方向。朝拜者在主題場景的切換中,慢慢走向敘事的終結。在這些主題浮雕中,“翻攪乳海”主題浮雕因其在構圖上最講平衡而與眾不同。事實上,“翻攪乳海”也用最巧妙的方式,在最深層的含義裡,隱喻著蘇利耶跋摩二世的神聖王權。

  “翻攪乳海”神話緣自宇宙秩序崩壞的時刻。天神被阿修羅擊敗、殺害,三界萎靡失色。薄伽梵引導天神與阿修羅聯合,以須彌山為攪棒,以巨蛇婆蘇吉為攪索,拔河轉動須彌山,在乳海中翻攪尋找永生靈藥,恢復三界秩序。故事中雖然充斥著爭斗和死亡,但在毗濕奴的眷顧下,天神最終獲得永生靈藥,戰勝阿修羅。宇宙秩序得以回歸平衡。除了永生靈藥外,乳海中還釋出了新的神明和新的珍寶。因此,“翻攪乳海”也被稱為創世神話。毗濕奴羅伽裡隨處可見的仙女浮雕,描繪的正是從乳海中釋出的天界舞者阿普薩拉。

  在毗濕奴羅伽裡,“翻攪乳海”場景位於浮雕回廊東面南部,前后與“閻魔審判”和“毗濕奴大戰阿修羅”兩大場景銜接。“翻攪乳海”的構圖採用了標准的軸對稱模式。浮雕以背靠須彌山的毗濕奴為中心,南北兩側對稱排列88尊天神和92尊阿修羅。巨蛇婆蘇吉以蛇身繞環須彌山,貫穿阿修羅和天神兩大團隊。整個場景呈現出設計者對畫面對稱的嚴苛要求。畫面中的毗濕奴是場景的絕對主角,它神態悠閑,側目偏向天神,儼然是這場創世競爭的主宰。突顯毗濕奴的設計實際暗合了吳哥時期的神聖王權傳統。

  公元802年,阇耶跋摩二世舉行祭祀,昭告吳哥王權時代的到來。祭祀在婆羅門希勒尼厄達默的主持下,被命名為“提婆羅阇”,即神王。“提婆羅阇”是儀式中最核心的祭器。外形上,“提婆羅阇”由濕婆神的男性象征和妻子烏瑪的女性象征組合而成,通常稱為濕婆林伽。祭祀過后,“提婆羅阇”升華為至高王權象征。而擁有“提婆羅阇”的國王與“提婆羅阇”所象征的神明相合為一,實現王與神的結合。吳哥時代的國王,不再是神明的代理,而是與神明復合的神王。在吳哥時期的大部分時間裡,“提婆羅阇”形制上是林伽石,內涵上是濕婆神的對應物。但從蘇利耶跋摩二世開始,“提婆羅阇”不再唯一對應濕婆神。蘇利耶跋摩二世的“提婆羅阇”對應的就是毗濕奴神,因而也被稱作“毗濕奴羅阇”。68年后,阇耶跋摩七世參考蘇利耶跋摩二世的做法,在巴戎寺裡供奉了一尊佛陀雕像,作為自己的“佛陀羅阇”。不過,濕婆林伽也好,毗濕奴羅阇也好,佛陀羅阇也罷,神王合一的理念在祭祀萬能的時代,強化了吳哥國王的王權合法性。蘇利耶跋摩二世通過神王儀式被認同為毗濕奴本尊。“翻攪乳海”浮雕場景之所以要強調毗濕奴的主宰地位,就是要突顯蘇利耶跋摩二世的神聖王權。

  3.毗濕奴羅伽神聖王權的變遷

  13世紀下半葉,暹羅人崛起,吳哥王國的土地、人口受到蠶食和劫掠。吳哥的財政因為喪失了大量資源而異常吃緊。民眾生活拮據,賦稅和祭祀的盤剝增添了生活的困難。吳哥王國的社會信仰在此時發生了劇烈動蕩。人們懷疑,在兵燹和貧困面前,神聖王權與“提婆羅阇”是否真能庇佑一方?

  與印度教祭儀煩瑣和祭品昂貴不同,上座部佛教偏重簡單生活和個人修行。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當時平民階層的物質水平和精神需求,上座部佛教在吳哥王國廣為傳播。13世紀末,元朝使節周達觀到訪吳哥時,發現這裡“家家皆修佛事”,“道教(即印度教)者亦不如僧教之盛耳”。吳哥時代后期,吳哥的那些神王也受到上座部佛教的熏染。神聖王權的合法性受到質疑。因陀羅跋摩三世就曾多次向佛教寺院布施。為了歸隱念佛,他最終選擇離開王位。

  暹羅人的攻勢迫使柬埔寨國王蓬黑阿·亞特將都城南遷。毗濕奴羅伽與整座吳哥城一起,步入了后神聖王權時代。然而,毗濕奴羅伽與普羅大眾的互動也因此頻密起來。其功能定位在互動中逐漸發生位移。

  出於畏懼自然和崇敬祖先,柬埔寨人很早就產生了原始朴素的泛靈崇拜——“耐達”信仰。無論外來宗教在柬埔寨的傳播如何廣泛,“耐達”信仰一直深刻影響著平民階層。神聖王權頹落后,柬埔寨民眾為毗濕奴羅伽裡的神祇雕像賦予了“耐達”崇拜。毗濕奴羅伽裡的一尊巨型毗濕奴像就被奉為吳哥寺地區的保護神。或許是為了紀念蘇利耶跋摩二世與毗濕奴神相合為一的神王傳統,這尊神像被命名為“達瑞奇”,意思是國王“耐達”。

  現有文獻記載,16世紀以后,毗濕奴羅伽更名為“吳哥寺”。“吳哥”源自梵語Nagara,是城市之意。印度教典籍記載,可以如此稱呼的地方需周邊有叢林,有河流,各國商人雲集。“寺”專指佛教寺院。“吳哥寺”這個稱呼既蘊含著柬埔寨人對鼎盛時代的懷念,也呈現出毗濕奴羅伽被賦予佛教信仰的事實。人們在吳哥寺裡供奉佛陀。吳哥寺中央大塔中的毗濕奴像被佛像取代。17世紀上半葉,一批日本佛教徒商賈來到吳哥寺,把這裡想象成佛教聖地袛園精舍,生活了很多年。他們留下14塊石碑。其中,森本一房在碑文中記錄了1632年當地人在吳哥寺慶祝柬埔寨傳統新年的景況。今日所稱“吳哥窟”與“吳哥寺”在含義上並無二致。“吳哥寺”是毗濕奴羅伽現代柬文名稱的准確翻譯。而“吳哥窟”則是柬文“吳哥寺”在閩粵華僑方言中的轉譯。生活在柬埔寨的華僑華人廣泛使用“吳哥窟”來指稱“吳哥寺”,久而久之,便約定俗成下來。

  在近現代,吳哥寺已經成為柬埔寨最崇高的文化符號。從1863年柬埔寨淪為法國保護國至今,在絕大部分歷史時期裡,柬埔寨國旗必然包含吳哥寺形象。1993年,從戰亂中解脫的柬埔寨王國恢復使用西哈努克時期的國旗,三塔吳哥寺形象被置於國旗的中心位置。與象征民族的紅色條塊和象征國王的藍色條塊相比,象征宗教的白色吳哥寺格外顯眼。

  吳哥寺的形象如此崇高,主要是因為這個文化符號既承載著神王的輝煌歷史,也見証了神王走下聖壇。現代語境下的吳哥寺,一方面是神聖王權的歷史遺跡,代表著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另一方面,吳哥寺融合了柬埔寨精神信仰的全部要義,是民族國家傳統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吳哥寺形象構建了柬埔寨的國家認同,為柬埔寨民族共同體注入了深刻內涵。

   (作者系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副院長、柬埔寨研究中心主任)

(責編:劉穎穎、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