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中展千件民族民間繡品:從“私房”到“非遺”
2020年06月06日08:06 | 來源:中國新聞網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原標題:青海湟中展千件民族民間繡品:從“私房”到“非遺”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青海省湟中縣第一屆青繡展暨荷包節5日啟幕,現場展示上千件“非遺”青繡作品,並邀民眾上手體驗傳統文化魅力。
青海省湟中縣是該省文化大縣,河湟文化、藏傳佛教文化、昆侖文化、道教文化、伊斯蘭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發展。該縣擁有以堆繡、刺繡、銀銅器、壁畫、唐卡、鑲絲等項目領銜的國家級至縣級“非遺”項目上百項,堪稱“非遺”富礦區,被譽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如今,青海省正將該省歷史悠久的堆繡、刺繡、盤繡、絨繡、皮繡等多個繡種,整合打造“青繡”品牌。
中新網記者在青繡展暨荷包節現場看到,現場展示約1360件作品,其中,國家級“非遺”湟中堆繡作品60幅,河湟刺繡作品300件,此外還有1000個使用民間刺繡手法制作的荷包。
為讓民眾體驗傳統“非遺”的魅力,在現場非遺傳承人演示青繡的制作技藝,並邀民眾上手體驗。
與昔日繡娘們在家制作“私房”繡品不同,在現場演示青繡制作技藝的朱紅秀,如今在當地一處“非遺”傳習中心制作繡品。跟隨湟中堆繡省級“非遺”傳承人喬應菊學習十年之久的朱紅秀說,“十年時間,雖然長進不少,但還是在不斷學習中。”
“希望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傳統優秀文化,展現民族傳統技藝的獨特魅力。”湟中縣副縣長綻永剛說,“希望廣大青繡企業、工坊借助打造青繡品牌的東風,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創新,壯大產業規模,實現長足發展。”(記者 張添福)
(責編:劉婧婷、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