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孔子學院搭台 讓外國民眾領略中國文化

2020年06月13日08: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讓外國民眾領略中國文化

  隨著“漢語熱”持續升溫和中國文化在全球影響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進入孔子學院學習中文。孔子學院自創辦以來,為各國學員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提供幫助,為增進人文交流、促進世界和諧和多元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對於全球那些渴望學習中文的學生們來說,孔子學院為他們提供了極佳的學習機會。畢業於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國立東方學院中文專業的阿克巴爾·圖爾鬆博伊夫,上高中時曾在當地孔子學院學習過一段時間中文並對中文產生了濃厚興趣。如今,憑借一口流利的中文,圖爾鬆博伊夫就職於塔什干一家知名翻譯公司。他說,現在,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赴烏投資,這也使到孔子學院學習中文的烏茲別克斯坦學生日益增多。

  放眼全球,像圖爾鬆博伊夫一樣對學習中文興趣濃厚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各國的孔子學院蓬勃發展,使更多的外國學生得以邁入學習中文的課堂,切身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

  哈薩克斯坦國立歐亞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楊雷介紹說,自2007年成立至今,該院培訓學員超萬人,涵蓋各年齡段和職業﹔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王正海表示,該院建院之初,注冊學生不足300人,到2019年,教學點已有22個,年注冊學員數達到12310人﹔菲律賓雅典耀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梁廣寒介紹,該院建立14年來,共培養學生11.6萬多人,孔院規模迅速擴大,影響力與日俱增。

  巴西漢學家、裡約州立大學古東方學教授安德烈·布埃諾說,在20年前,如果想在巴西學中文是非常困難的,當時隻有聖保羅大學有正式的中文課程。到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的時候,情況有所改變,但巴西國內關於中國的書籍、課程和相關專家仍然很少。可以說,是孔子學院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個局面,讓巴西人能夠在正式的教育機構中學習中文,教師也都具有專業資質。

  在擴大中文教學規模的同時,各孔子學院還積極幫助當地學生深入了解中國以及中國文化。

  據白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科技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王麗君介紹,2019年7月,該院曾舉辦以體驗中國文化和中文為主題的夏令營,邀請白俄羅斯中國象棋協會副會長德米特裡·卡拉馬津帶領孩子們一起探索中國象棋的奧妙。

  王麗君說,看著棋子上的中國字,棋盤上涇渭分明的楚河漢界,聽著復雜但巧妙的博弈規則,中國象棋中蘊含的哲理慢慢流入每個孩子的心中。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華文教育協調機構執行主席蔡昌杰說,中文的學習離不開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在印尼,孔子學院除了教授學生中文,還介紹了許多有關中國的知識,這是很多印尼本地漢語課堂所沒有的。

  蒙古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院長朱軍利告訴記者,該院每年面向蒙古國中小學生舉辦“漢語橋”比賽、書法比賽、中國民族舞蹈大賽、漢語征文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師生的課余生活,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增進了學生對中國語言文化的理解。

  除了學習中文的學生,還有不少外國友人也想了解中文、領略中國文化的魅力。在這方面,孔子學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

  去年是中國農歷豬年,比利時西弗蘭德大學孔子學院在舉辦“春晚”時,將十二生肖和中國春節民俗一並展示,令許多當地人十分好奇,進而對中國文化產生興趣﹔今年是農歷鼠年,該院的“春晚”選擇在奧斯坦德市舉辦,因為奧斯坦德市是18世紀比利時通往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而“鼠”位列十二生肖之首。

  西弗蘭德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潘章仙表示,今后每年孔院的“春晚”都將圍繞十二生肖和中國年的民俗特點尋找合適的舉辦地點,通過特色化“春晚”把中國文化介紹給當地民眾。

  馬來亞大學孔子學院也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深入校園、社區,幫助當地民眾更好地了解中國以及中國文化,增進兩國民眾之間的相互了解,促進民心相通。其中,有些活動已成為品牌項目,比如由孔子學院主辦的“馬來西亞大學生中文歌唱比賽”,迄今已舉辦多屆,社會反響非常好。

  (據新華社電)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