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公園、進景區、進街區 非遺走過來!
公園裡的非遺。阮成玉攝 來源:人民日報
土族阿媽的盤繡,繡上了年輕人的T恤﹔傳統的扎染工藝、染出時尚又實用的圍巾﹔晶瑩剔透的金黃色糖人兒,總是春節廟會上的“座上賓”……近日,“足尖上的非遺”——南派花毽也走進廣州人民公園,不少市民加入了踢花毽的隊伍。
近年來,“非遺傳承”廣受關注,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公園、景區和街區,在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同時,也煥發出強勁的生命力和文化感召力。
非遺進公園 古老技藝得以傳承
一直以來,廣州市致力於深挖“廣式健康生活”理念,倡導非遺走進百姓生活。在廣州的各大公園裡,經常可見民眾參與非遺活動的身影。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派花毽傳承人鄧永生,已堅持普及南派花毽40余年。他曾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表示,政府部門和公園都非常支持非遺傳承,並幫助協調場地和提供資金,“我從師傅那裡學到這項技藝,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傳承下去。”
公園內,不隻踢花毽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健身活動,融合武術、舞蹈、音樂於一體的國家級非遺廣東醒獅也深受當地居民歡迎。出洞、上山、巡山會獅、採青、入洞……每到節假日,都有青少年來公園學醒獅。擔任授課人的廣東醒獅傳承人趙偉斌,不僅開辦醒獅親子體驗課,還提供了精美的醒獅文創產品,讓大家與非遺文化親密接觸。
此外,廣州越秀公園聯合廣州粵劇院、紅線女藝術中心、珠江紅船等單位,把最有地方特色的粵劇元素引進公園。作為嶺南文化的名片之一,粵劇逐漸融入公園的品牌文化,並為少兒粵劇走向社會提供了優質平台,令坊間的粵劇熱情再度升溫。
非遺進公園,深入挖掘公園的空間價值,增強了民眾的參與感,讓人們在公園中寓樂於游,感知非遺魅力。
非遺進景區 文化賦予美景內涵
近年來,非遺旅游景區越來越多。隨著文化和旅游不斷融合,全國各地旅游景區在引進非遺項目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一些旅游景區規劃開發之初就將非遺融入其中,豐富了景區文化內涵,開辟了對非遺文化等進行保護式開發的有效途徑﹔一些旅游景區通過在景區設立舞台、劇場等形式進行展示表演,運用國際演藝界前沿的制作理念和聲光電技術,融入戲劇、舞蹈、武術、雜技等元素,打造出《尋夢牡丹亭》《天下三清》《滕王宴樂》等被游客贊賞的實景演出。
在現場體驗方面,各地將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和傳統手工藝品的制作、生產、表演、銷售搬進景區,讓游客參與其中。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設立制瓷作坊,進行現場制瓷,展示悠久的手工制瓷工藝,游客可親身體驗﹔江西省龍南縣客家酒堡設立釀酒作坊,向游客展示客家米酒的制作過程,讓游客體驗釀酒的樂趣。
非遺旅游商品也受到游客的廣泛喜愛。余江雕刻、景德鎮手工制瓷、婺源三雕、南城麻姑酒、德興手工銅藝等非遺旅游商品,已成為當地旅游業最具代表性的伴手禮。
非遺進街區 賦能多彩生活
在非遺的發展與傳承中,街區是其中重要的載體之一。非遺技藝凝聚了幾代人的心血,通過“非遺主題街”的方式走出一條傳統與現代、非遺與市場融合共榮的創新之路。
今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老街內的非遺館群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非遺館群包含良渚玉雕館、余杭紙傘館、瓶窯陶藝館、風箏燈彩館、蠶桑文化館等5個非遺館,瓶窯老街內還有法根糕點、朱一堂、中泰竹笛、徑山茶、萬隆醬鴨等各類特色非遺產品。
老街經過小城鎮綜合整治后,充分保留還原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風貌。有了非遺的“加持”,老街人氣逐漸走高,人們在瓶窯陶藝館內體驗陶藝制作、在“蠶桑文化館”內感受傳統蠶桑文化、在“余杭紙傘館”觀看油紙傘制作……非遺技藝得到更好的保護、利用和傳承,也逐漸被更多人知曉和關注。
坐落於湖北省宜都市的青林古鎮街區就是這樣一道風景。這裡的人們,擅長於制謎、猜謎,痴謎成風,寫有謎語的燈籠挂滿了整個非遺文化風情街,前來的人們不由駐足而 望。
在這裡,非遺文化隨處可見。穿行在巴蜀土家風格建筑中,走在古朴的青石板路上,流連於滿目琳琅商鋪,五彩糖畫、淳朴竹編、傳統剪紙、手工刺繡,還有碧瓦朱檐間鐫刻的一個個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謎語,著實令人目不暇接。
結語:當下,非遺文化不隻出現在古書裡、擺設在櫥窗中、保存在博物館,它們重新進入生活語境、走入大眾視野,在日常中綻放光華。讓這些在歲月深處閃耀的非遺,成為現代生活的滋養,我們的生活也被非遺之美點亮。
(綜合《人民日報》、《江西日報》、新華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