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穿在身上的藝術,曾如何重構歷史

2020年07月31日08:24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穿在身上的藝術,曾如何重構歷史

“我們的祖先不僅留給我們他們的智慧,還有他們那個時候摯愛的頭飾、各種武器和其他裝飾品。我們好好傳承這些遺產的方法就是將其傳給子孫萬代。”

這是17世紀法國作家讓·德·拉布呂耶爾提出的挑戰,而迎接這一挑戰的是19世紀法國藝術家阿爾貝·奧古斯特·拉西內,他把世界上各民族歷史上的服裝變化一一勾勒,展示給了世人。拉西內博採早期系列出版物、博物館和私人藏品中的原圖,臨摹彩飾,為我們重構了古代歷史。

首部描繪服裝史的書

2015年,德國塔森出版社出版了法國民俗服裝學者、紋飾專家、畫家阿爾貝·奧古斯特·拉西內(1825-1893年)的手繪著作《歷史上的服裝》。這讓我想起,首版於1876年的拉西內法文版原書。

阿爾貝·奧古斯特·拉西內生於1825年,是法國民俗服裝學者、紋飾專家和畫家。拉西內子承父業,從事制圖和平版印刷工作。他因臨摹復制藝術品的技術嫻熟,參與了許多插圖和文字作品的手繪及專業制版工作。1878年,拉西內獲得法國騎士榮譽勛章。

《歷史上的服裝》首版於1876年,作者拉西內前后耗時12年,於1888年最終完成全六卷的繪制和印制。《歷史上的服裝》是一部描繪服裝史的鴻篇巨制,是法國出版史上首部描繪服裝史並首次運用彩色平版印刷的服飾類圖書。拉西內用了12年的時間,博採早期系列出版物、博物館和私人藏品中的真品與原圖,手繪臨摹彩飾近500幅作品,再現與重構了古代歷史。

在這些精美的手繪作品中,有304幅是全彩圖版,大部分使用金色和銀色勾勒﹔170幅雙色或三色的淡著色圖版﹔還附有12張古典流行服飾的裁剪圖樣。《歷史上的服裝》自問世以來,一直被公認為“服裝領域最為重要的藏品”。

成為博物館的主角

《歷史上的服裝》並不是憑空出現的。

早在1852年,法國人保羅·拉克魯瓦(Paul Lacroix,別號“藏書家雅各布”)撰寫了十卷本《法國歷史上的服裝》及《從君主政體之初至今法國人的私生活史》,拉西內父子的名字都出現在這兩部出版物的插圖中——“由塞雷和拉西內繪畫和制版”或“由老拉西內繪制”。

從分工來看,拉西內父子似乎主要負責專業制版,即將原畫稿手繪復制成印版的工作。小拉西內能參與這類工作,標志著他已走上學術性藝術出版生涯,並成為各類版畫作品的藝術總監。彩飾法開始廣泛應用於藝術的各個領域裡,這是拉西內尤其擅長的平版印刷領域。

據官方文件介紹,拉西內曾作為美術學校評審團的秘書長,為當時藝術家和學者創立的“工業應用藝術中央聯盟”1874-1876年舉辦展覽而起草了相關的報告。拉西內臨摹復制藝術品的技術十分嫻熟,自然而然地參與到學術性著作的教學和編纂工作當中。

整個19世紀,博物館在各地蓬勃發展。“工業應用藝術中央聯盟”組織的展覽,採用了服裝歷史博物館的形式,將服裝完美地與時代精神融為一體,把文學和視覺藝術融入所展出的古代及當代服飾當中。

“工業應用藝術中央聯盟”在1874年舉辦的展覽得到各博物館館長、收藏家們的青睞和贊助,多達225位收藏家拿出自己的藏品以供展覽,數不勝數的衣服、紡織品、畫作及其他藝術品參與展出,盡可能完整地把一系列展現古朴藝術的歷史性文獻展現給觀眾,並為制造商們提供無數可供研究和對比的元素。

是一座信息寶庫

盡管“工業應用藝術中央聯盟”對服裝的方方面面表露出濃厚的興趣,但聯盟創建者卻對服裝藝術的前景莫衷一是。1875年4月,中央聯盟在孚日廣場創辦了圖書館和博物館,對晚上從工廠和工作室下班的工人免費開放。但中央聯盟部分收藏家和管理人員還有一種截然不同、頗具精英主義色彩的目標:要創辦一座裝飾藝術博物館。

1877年,一個與“工業應用藝術中央聯盟”相似(也可看作競爭對手)的機構創辦起來,即裝飾藝術博物館協會。這兩個機構在1882年合並為裝飾藝術博物館,就設在盧浮宮內。之所以要把協會轉變為名副其實的博物館,主要是為了迎合那些富有的收藏家,他們是新博物館潛在的捐贈者,也是為了迎合當時許多著名的畫家,他們可以到世界各地推銷自己的服裝繪畫。

拉西內此時正在創作的《歷史上的服裝》可謂將服裝的發展史、各屆展會上的展品及博物館中的收藏品,這許多互補性“文獻”融合在一起,從而讓各方面知識變得觸手可及。

19 世紀,德國的漢堡、巴伐利亞、阿爾騰堡、符騰堡和奧地利的蒂羅爾地區的流行服飾

有些富裕的藝術家委托專業裁縫制作服裝,這些裁縫專門研究學術著作(如拉西內的著作)當中的服裝。那時,美術學院附近的街道上有幾家專賣復古風格服裝及全套戲裝的商店,購買復古服裝的大多是畫家。這個客戶群就好像是為拉西內量身定做的一樣。

時裝設計師則是另一個客戶群,對於他們來說,拉西內就是一座信息寶庫。那時化裝舞會風靡上流社會,最著名的時裝設計師讓-菲利普·沃斯(也是畫家和歷史服裝收藏家)就從拉西內的畫作中找到靈感,最終設計出既時髦又精美絕倫的晚禮服。要想為讀者提供參加嘉年華活動的禮服版畫,時尚雜志的編輯往往也會求助於拉西內的著作。

因此,拉西內的《歷史上的服裝》不僅僅是一部涵蓋四千多年服裝歷史的珍貴寶庫,縱觀歷史,他的作品對應用藝術、博物館史的發展舉足輕重,對日異月殊的藝術作品的定義同樣產生了深遠影響。

這一描繪歷史上服裝的鴻篇巨制,不僅為藝術家、設計師、插畫師和歷史學家提供不可多得的圖片資料,為所有服裝和時尚愛好者帶來豐富的靈感源泉,更為大眾展現一場盛大的歷史文化視覺盛宴。

全景呈現服裝的世界

拉西內的《歷史上的服裝》原書有六卷,內容上可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474幅彩色圖版(拉西內將其按1-500編號),另一部分是對圖版中的服裝、珠寶等飾品和軍隊裝備的評注。然而,這些文字說明過於冗長,且拉西內的用詞在當下看來有些陳舊,對於現代讀者來說不易讀懂。

在籌備此次《歷史上的服裝》中文版時,這就是我們首要解決的問題。在拉西內原作基礎上,中文版按時間和地域編排為“古代世界”“19世紀以前歐洲以外的地區”“5至19世紀的歐洲”“19世紀末以前的傳統服飾”四大部分。同時復原474張彩色圖版並按序編號,全景展現了19世紀末之前世界各地、各民族流行過的服裝、頭飾、家具、日用品、武器等。

拉西內作為法國人,自然對歐洲了解最深,因此歐洲部分的內容也最為豐富。書中的歐洲部分,按照時間和國別,分別記錄了中世紀時期的軍事和宮廷服飾、服裝配飾和家具、軍隊服裝,文藝復興之后的荷蘭和法國服飾,宗教、市民和軍隊服飾,家具和交通工具,直至19世紀的服飾等。

英文版的正文合並了法文正文和圖注,同時提煉了一部分文字,放到每章的開頭作為開章正文。中文版在翻譯英文正文的基礎上,把英文圖注部分中的關鍵詞,結合正文進行內容擴展,放到正文中,在每一小節的開頭,對本節圖片內容進行整體的文字說明介紹。此外,英文版的圖注以關鍵詞的形式出現,非常簡略﹔中文版結合法文版,豐富了圖注的說明。中文版的書名,也確定為《穿在身上的歷史:世界服飾圖鑒》。

遠比英文版豐富

《穿在身上的歷史:世界服飾圖鑒》全書最大亮點,就是近500幅彩色圖版。

為了使讀者盡可能看到原書的樣貌,第一步是對1888年法國費爾曼-迪多出版公司出版的六卷本近500張圖片逐一進行掃描,設計師對圖片的顏色、顆粒度、銳度逐一進行精修,復原486張彩色圖版並按序編號。圖片內容涉及4309套服裝、1018件配飾、777件武器裝備、648件日用器物、208件家具、87件樂器、45件交通工具等,可謂一座令人驚艷的紙上博物館。僅這個過程就持續了幾個月之久。

中文版的圖片,保留了法文原版圖版上的全部裝飾元素,包括圖片上方的三國文字,下方的原出版社名稱等,等比例復原。相比之下,《歷史上的服裝》英文版隻保留了部分圖片,有些圖片還做了裁切。在中文版的最后,還附上了英文版沒有的12個《流行服飾圖樣裁剪圖》圖樣及文字說明。這些圖樣包括:古希臘人、拜佔庭人所穿的衣袍,古希臘、古羅馬、亞述、敘利亞及阿拉伯款式的長袍,波斯、羅馬、阿拉伯等款式的連衣裙及寬鬆長裙,古羅馬權貴們所穿的無袖華麗長袍,蒙古袍、土耳其式和波蘭式大氅、韃靼式靴子和帽子等古代俄國服飾,中國的皇袍和馬褂,日本的和服,歐洲服裝款式及鞋樣、女士緊身胸衣、禮服及公袍的裁剪等。僅就這一個細節,就遠比英文版豐富得多。

如何設計合理的版式,盡最大可能還原和展示原版彩圖,設計師也為此絞盡腦汁。經過多次排版設計,最終決定採取左右對稱均衡的版式形式,並增加大的跨頁圖,給予圖片以最大的空間和呈現,左下角標明圖版號和國別,右下角插入圖注。在法英兩版的正文中都沒有標注文字對應的圖版號,中文版對此一一對應進行了括注,也算一個小小的進步。

封面的設計,也獨具匠心。設計師採用燙金工藝,在正封紅色布紋法蘭絨上,留下了歐洲各時期女士服裝的圖樣與人物形象,線條清晰流暢,女士胸衣、裙褶、頭飾、權杖,各種細節一目了然、躍然紙上。書脊和封底,選用火山灰色PU,採用熱壓凹工藝,在封底留下了東方現代服飾圖樣,穆斯林女子的長袍、薩洛尼卡式無袖坎肩、白菊花型的紐扣等,完整地印証了“世界服飾圖鑒”這一主題。(李媛)

(責編:孟麗媛、韋衍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