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小康大片的新景觀” 專家談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為啥火

2020年10月12日16:03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0月12日電 “這部電影接地氣,老百姓喜歡看,因為家鄉的故事,讓每個人在電影中找到了自我,實現了審美客體和主體的互動。”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在《我和我的家鄉》作品研討會上指出,創新是電影成功的法寶。影片藝術創新要做到“疑”“笑”“思”“敬”,觀眾帶著懷疑的態度看故事,懷疑過后達到讓觀眾笑出來的效果,在笑的過程中開始對主題、對人生、對扶貧進行思考,最后致敬這個時代。

10月11日,適逢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在“國慶檔”熱映之際,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電影家協會在京主辦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作品研討會。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任徐粵春主持,張苗、王君、尹琪、王一川、胡智鋒、丁亞平、戴清等影片主創和評論家圍繞“小康大片的新景觀”這一主題,從創作和評論的不同角度,探討了電影的成功奧秘和借鑒意義,同時也指出了影片有待完善的空間。

“影片實現了強刺激、強共鳴、強共情三要素,當結尾唱到歌曲《我的祖國》時,家鄉和祖國強大帶來那份共情達到了最高點。”北京文化董事長高級助理、電影娛樂事業部總經理、《我和我的家鄉》總制片人、總發行人張苗講述了電影創作感悟,“首先,解題很關鍵。第一,不拘泥於農村脫貧,而是上升擴大到整個社會喜迎小康﹔第二,准確捕捉社會情緒,喜迎小康是‘喜’,用喜劇這種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類型﹔第三,選擇最杰出的華語喜劇創作力量﹔第四,選取分段式、集錦式表達。此外,要有一個優良的制片機制,採風體驗極其重要。創作規律是每個人發自內心表達,而不是簡單完成一次號召。”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一川認為,影片塑造了一群有缺點的“小人物”,讓觀眾在笑的同時感受到小康時代日常生活的溫馨和安寧氛圍,展現出一種以喜為正的人物形象美學創新。“這表現為從正劇型人物轉變為喜劇型人物,從而引人發笑,將愛鄉之情與變鄉之志緊密交融起來,從根本上把喜劇型人物當作正劇型人物來刻畫,著力挖掘、展現和建構他們身上的正面品質。這種以喜為正的人物形象美學,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有著一種美學突破意義。”

“《我和我的家鄉》接續《我和我的祖國》,成功打造出中國特色新的電影類型——國慶片。”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智鋒指出,“國慶片”具有三個突出特征:中國情調,體現為對祖國、故土、家鄉牽腸挂肚的情懷,對生我養我育我的親人、愛人、友人、師長等刻骨銘心的情感,對七彩斑斕現實生活喜怒哀樂、甜酸苦辣的情趣﹔中國模式,由主管部門牽頭,電影導演、演員群體匯合,同題異做,拼盤式組合,形成中國電影人群體合作的獨特模式﹔中國儀式,將“我”與“國”、個體與集體緊密聯系在一起,喚起共同記憶的家園景觀、生活場景、方言土語、民俗風情等,聚集起強烈的共情與共鳴,形成向祖國、家園、故鄉獻禮致敬的集體儀式。正是這樣的探索創新,讓凸顯中國特色的類型電影“國慶片”脫穎而出,成為人們寄托情感、情思,具有鮮明中國氣質、中國味道的新類型片。

“影片形散神聚,以小博大,用五個相對獨立而又主題統一的故事,呈現普通人熱愛家鄉、扶助家鄉的故事,表現了對家鄉的牽連和眷戀,讓真正的中國文化、中國精神呈現出來,富有當代價值。”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丁亞平指出,《我和我的家鄉》是對八十年代以來“小康電影”創作的一次重要突破與拓展。作為寫人和農村的戲,通過農村和“家鄉”故事,折射一個時代的歷史風雲,感召和激勵更多的人關注以至參與到新的農村和社會建設中。表面上寫的是“家鄉”,實際上寫置身今日中國農村扶貧攻堅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人,他們修路、支教、抗沙、扶貧……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電影在讓人物顯現的同時,側重聚焦、展現一系列惠農政策和農村新面貌,在時代的歌聲中推出了一部“小康大片”。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戴清談到,電影五個單元的故事很有新意,跳出了以往脫貧攻堅影視劇的流行模式。影片巧妙定位“家鄉”這一最能引發大眾共情的話題,極大拓展了表現主體和時空﹔每一段雖然都是小戲,但把握了以小見大的藝術轉換與創作規律﹔以短視頻直播連接各個單元,令人耳目一新﹔在突出鄉村主體性地位方面、開掘諷刺喜劇的文化功能方面,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責編:郭冠華、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