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描摹時代畫卷 謳歌人民力量

丁以繡
2020年11月25日09:03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面對疫情,無數普通人匯聚在一起,就是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滾滾洪流。由人民網·人民智作平台編輯、重慶出版社出版的《人民戰疫》通過普通人的抗疫言行和見聞,深入宣傳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充分反映了各地區各部門聯防聯控的措施成效,生動講述了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跡,體現了人民群眾凝聚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以及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人民戰爭的主體是人民,抗擊疫情需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記錄宣傳抗擊疫情自然要將人民放在最中心的位置,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在抗疫宣傳中的具體體現。

人民網充分運用中央權威媒體優勢,將相關話題在各類互聯網平台推送傳播,積累了5億的閱讀量、10萬條留言討論,征集作品超過1.5萬件。這些作品來自全國城鄉、各行各業,從中精選的抗疫優秀作品,每件都有一個甚至多個生動的故事,故事中包含著母子情、夫妻情、師生情、警民情、醫患情、朋友情,有對死的恐懼、對生的憂慮、對病情好轉的喜悅、對走出病房的興奮......故事之中,蘊含著“人民至上”“生命高於一切”的大道理,“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的真道理,“走適合本國實際的發展道路才是正確的選擇”的好道理,沒有空洞的說教,以情載理,情理交融,引導讀者親歷各地抗疫的時時刻刻,展示真實立體的抗疫世界,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的抗疫精神。

《人民戰疫》全書由戰疫一線、戰疫直擊、戰疫日記、人民戰疫、凡人微光等5個部分組成,將人民定位為圖書的中心和主題,為內容選編定下了主基調,更能打動普通讀者。同時,該書較好地克服了征文匯編常見的問題,即因為作者來自四面八方,作品容易中心不突出、主題不鮮明,形成“各吹各的號”的“形散神散”的尷尬局面。面對抗疫新冠疫情輿情復雜的輿論環境,個人的獨特感受體會雖然各不相同,但共同奏響了主旋律中的和諧音符。

講好抗疫故事是黨對出版傳媒界抗疫的基本要求,抗疫故事出彩的前提是真實呈現和細節豐富。我們看到:僅在武漢就有2400余名環衛工人,進入139家定點醫院、方艙醫院和隔離點,承擔保潔、消殺和服務工作﹔江蘇鹽城市中醫院援鄂醫療隊到達當晚即召開黨支部擴大會議,成立江夏區大花山方艙醫院臨時黨支部﹔當群眾在人民網求助平台發布信息獲救后所想到的,是把得救的功勞記在黨和政府領導下的功勞簿上。我們還看到:面對醫院中疫情嚴重的特殊情境,“南丁格爾”獎獲得者、30多年臨床護理經驗的周全,“別人眼中‘硬核'的她,放聲大哭起來。哭過,又接著干。”四班倒的工作制和前線巨大的壓力,以及每天面對重症病人的負面情緒,讓許多醫生整夜不能合眼,安眠藥成了最重要必需品。這些故事在真實和細節方面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人民戰疫》通過普通作者的作品,在讀者面前展示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奮戰、無私奉獻的抗疫史詩畫卷,體現了中國人民面對疫情一往無前、堅不可摧、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小人物、小切口、大時代、大主題”,真實反映了中國的道路自信和制度優勢。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普通百姓的抗疫故事具有存史育人資政的獨特作用。在世界疫情仍在肆虐蔓延、國內疫情在個別地方偶有發生的當下,用事實開展制度自信教育,對提振廣大群眾抗擊疫情的士氣和抗疫必勝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責編:劉穎穎、韋衍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