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人民網文娛年終特別策劃——“收獲2020”

文藝星開講︱王旭東:讓600歲故宮有更多“打開方式”

劉穎穎
2020年12月24日13:20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核心閱讀: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站在這個歷史新起點,我們將繼續探索更多更好的“打開方式”,讓觀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感受故宮的建筑之美、歷史之美、藝術之美,進而感悟故宮承載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盡魅力!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間,滿載挑戰和收獲的2020年即將走到尾聲。在歲末年終之際,人民網文娛部推出“文藝星開講”年終特別策劃——“收獲2020”,邀請文化領域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人物,聆聽他們這一年的感悟與心聲,回顧這段不平凡的時光,感受文化賦予的精神力量。

本期邀請的嘉賓是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從“庭院深深”的皇家禁地,到時下年輕人追捧的“網紅”打卡地,故宮在不斷開拓進取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站在600年的歷史節點上,故宮今后又將以怎樣的嶄新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成為了社會矚目的焦點。

人民網文娛: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請您介紹一下慶祝活動的主要亮點。

王旭東:今年,故宮博物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逐步升溫、適度把控、選准重點、著力宣傳、隆重熱烈、簡朴務實”的原則,舉辦了“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系列活動,包括召開一系列專題學術會議、出版一系列研究成果、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覽、拍攝一系列影視作品、表彰一大批優秀故宮人,從而實現用匠心呵護遺產,以文化滋養社會,增強社會公眾的文化參與感和文化獲得感,提升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們的活動雖有所調整,但也精彩紛呈。以展覽為例,今年推出的兩個重點展覽“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與“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就受到了觀眾的喜愛。“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通過“宮城一體”“有容乃大”“生生不息”3個部分,充分展現了故宮建成的歷史與內涵,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博大包容,讓觀眾了解故宮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因蘇軾的藝術與思想乃至生活情趣都對后世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一經推出,就吸引了大批“蘇軾愛好者”。展覽通過空間和色彩的引導,使觀眾能夠沉浸其中,與古人展開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兩個展覽累計接待近103萬觀眾來院參觀。

在學術活動上,“紫禁城建成600年暨中國明清史國際學術論壇”10月12日開幕,匯聚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尼泊爾等國家的200位明清史界專家學者以提供論文或視頻發言的方式參會,收集論文160余篇,成為歷年來關於明清史研究規模最大、涵蓋領域最廣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明清歷史文化的學術研究推向新的高度。此外,《清宮圖典》《紫禁城建筑之道》《董其昌書畫全集》等研究成果也相繼出版。

故宮追求的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融合新的創意元素,以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這需要挖掘自身的文化價值,包括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和價值理念,從多元視角展示中華文明的優秀基因。同時,還要以包容的態度,聯合社會各界,共同把故宮保護好、研究好、傳承好。

人民網文娛:故宮博物院提出的“四個故宮”各自發揮怎樣的作用?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和進展?

王旭東:2019年,故宮博物院提出了“四個故宮”建設體系,即“平安故宮”“學術故宮”“數字故宮”“活力故宮”,這為故宮人明確了努力方向與發展願景。“平安故宮”是基礎,“學術故宮”是核心,“數字故宮”是支撐,“活力故宮”是根本,要確保“四個故宮”的平衡發展。

在“四個故宮”建設體系中,“平安故宮”是最為基礎和首要的任務。2013年啟動的“平安故宮”工程是建立在“故宮整體修繕保護工程”成功實踐基礎上的一個更為宏觀的保護工程體系,旨在進一步解決故宮存在的火災隱患、盜竊隱患、震災隱患、藏品自然損壞隱患、文物庫房隱患、基礎設施隱患、觀眾安全隱患等重大安全問題,同時明確了北院區建設、地庫改造工程、基礎設施改造工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項目、故宮安全防范新系統、院藏文物防震項目、院藏文物搶救性科技修復保護等七個子項目。

通過“平安故宮”建設,可以更好地落實“保護為主”的思想,充分利用科技和管理的手段,真實完整地保護好故宮這份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平安故宮”工程的實施也標志著從“完整故宮”保護出發的故宮保護理念進入成熟階段。

開展保護工作的同時,故宮也一直以學術立命,全面挖掘人文精神和多元價值。對於“學術故宮”的建設,近年來故宮的學術團隊不僅致力於整體性、系統性和開放性的學術研究,也注重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文化產品,讓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故宮的文化內涵。

“數字故宮”則是對實現文物的永久保存和永續傳承至關重要。近年來,故宮強化了文物、古建等基礎數據的採集、加工、利用工作,並強化數字展示工作,上線“數字文物庫”,對外公布了5.2萬余件(套)文物高清圖片,線下開設了數字展館,推出了數字體驗展覽,今年還建成了“雲游故宮”全媒體平台。

以公眾需求為根本,講好中國故事,努力建設“活力故宮”,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發展方向和根本追求。近年來,我們通過挖掘文物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精華,並將其創造性地轉化為大眾喜聞樂見的展覽活動、文創產品、影視乃至戲劇作品等,讓文物的價值活起來。另外,還要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激發故宮人的活力,以更加開放的胸懷調動社會資源,從不同的角度共同研究闡釋並傳承故宮的文化價值。全社會的參與,才能讓故宮真正活起來。

人民網文娛:今年,故宮開展了多場直播活動,受到了廣大網友的歡迎。以后是否還有類似的規劃?

王旭東:技術的發展使得博物館能夠打破傳統的開放模式,拓寬傳播途徑,實現更加廣泛的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播。未來,我們也會繼續探索更多更好的“打開方式”,以滿足大部分無法到故宮“親身體驗”的觀眾的參觀需求。同時,與更多人分享故宮的點滴,讓觀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感受不同季節故宮的建筑之美、歷史之美、藝術之美。

人民網文娛:在建設文化強國進程中,故宮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王旭東:文物的保護與利用,應積極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於文化強國建設,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除了保護好、傳承好故宮的文化遺產,還要探尋多元文化的國際化表達,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要做到與國際社會同頻,彰顯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

人民網文娛:在這個新的歷史起點,故宮下一步有哪些發展規劃?

王旭東:故宮是人類共同的遺產。在保護的基礎上,讓600歲的故宮活起來,是故宮人的職責所在。

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四個故宮”建設體系,做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更好地展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全體故宮人將堅定不移地把保護放在第一位,以學術研究作為核心任務,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和學科建設,增強在國際學界的影響力,做好故宮文化遺產的研究闡釋工作,展示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發揮以史育人作用。

今后,我們也將進一步利用現代科技尤其是數字技術來支撐保護、研究和文化傳承傳播工作,將以更加親近觀眾的方式,辦好優質展覽,拓展網絡傳播通道,高度重視青少年教育活動。讓公眾全方位認識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認識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延伸閱讀:

莫言:“講故事的人”,回來了

遲子建:在煙火漫卷中,聆聽人民心聲

馮驥才:用“兩支筆”寫《藝術家們》

(責編:劉穎穎、黃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