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华: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赵少华: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2012年11月11日16:53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赵少华同时指出,我们面临的问题也非常多,因为国有文艺院团普遍底子薄、包袱重,实力比较弱,缺少走市场的经验。我们采取转制一批、整合一批、撤销一批、划转一批、保留一批,对不同的类型明确不同的改革发展要求,确保改革的稳定推进,也保障这些院团能够健康发展。

  人民网北京11月11日电 今天下午15时,十八大新闻中心举办中外记者招待会,邀请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志军,文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赵少华,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田进,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副署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蒋建国介绍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澳门澳亚卫视记者问:根据中宣部的材料,目前已经有99.5%的文艺院团完成了转企改制,应该说被推向了市场自主经营了,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成果。问题是自负盈亏后,这些文艺院团能不能养活自己呢?

  赵少华回答,国有文艺院团的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育演艺市场主体,使其更具有生命力,而且能创作出更多的演艺精品来走上舞台、走向世界,让中国的老百姓、世界的老百姓欢迎。国有院团改革的任务比较重,确定需要转企改制的2103家院团中,9月底统计完成了2093家,实际上昨天晚上我问了一下情况,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改革任务。而且,其中转企改制的院团占了61%,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事业为补充的新型的演艺体制格局,已经基本建立。

  赵少华指出,转企改制主要是转变演艺发展方式。现在国有和国有控股的骨干演艺企业不断涌现,全国14个省(区、市)组建了省级的演艺集团公司,其中多家注册资本或年收入都超过了亿元。演艺与旅游、创意、高新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演艺的产业结构也不断升级,创造了团队健康发展的基础。

  赵少华介绍,我们对国有院团的改革制定了扶持政策。现在中央和省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共出台了40多项院团改革的配套政策。全国财政对艺术表演团体的投入,2008年是57.3亿,2011年增加到83.5亿,增幅达45.7%。中央和地方众多职能部门齐抓共建的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通过改革,这些院团的明显改变表现在:演出剧目、演出场次、演出收入,尤其是演员本人的收入都有了明显的改观。2011年全国表演艺术团体演出场次达到155万场次,比2008年增加了64.5万场次,增长幅度71.2%。演出收入达到了52.8亿,比2008年增长了32.3亿,增幅157%。院团改革可以说是早改早发展。例如东方演艺集团、江苏演艺集团、北京演艺集团等收入增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在递增。

  赵少华同时指出,我们面临的问题也非常多,因为国有文艺院团普遍底子薄、包袱重,实力比较弱,缺少走市场的经验。下一步,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促进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加大扶持力度,创造生产更多的精品佳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我们采取的改革路径是实事求是的。我们采取转制一批、整合一批、撤销一批、划转一批、保留一批,对不同的类型明确不同的改革发展要求,确保改革的稳定推进,也保障这些院团能够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值班编辑、许心怡)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