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网设诗歌奖 网络时代同样可以栖居诗意--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时效性强新闻)

北京文艺网设诗歌奖 网络时代同样可以栖居诗意

2013年01月22日11: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2日讯 记者从北京文艺网了解到,1月18日至19日由北京文艺网主办的“积极互动的诗歌与网络”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一楼星光厅举行。会议由诗人杨炼与诗歌评论家唐晓渡主持,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教授等做主题发言。

研讨会现场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整个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无所不在地渗透进人们工作、学习、娱乐以及交流的方式。概而言之,二十一世纪,中国和世界面临着一种网络生态。在这个全然不同于古典文化的环境中,人该秉持什么现实原则?思想该怎样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信息泡沫眼花缭乱的变幻,令我们只能随波逐流?还是保持追问,在更深层次上寻找人之尊严和价值?对此,主动拒绝以任何形式放弃自身的“诗歌”,在今天不仅显得重要,而且证实其必需。它的存在,犹如一架能量巨大的氧气机,给极可能遭到严重污染的社会,吹送来一股股清风;通过激发个性思考和创造,不停塑造着一个当代文化的精神内核;以一首首诗的形式,恪守、并继续焕发着人性的超越和美。它传达的信息,宁谧而清晰:网络生态不等于简单的商业化和品位低下。恰恰相反,倘若自觉足够到位,网络这个第二生存空间,同样可以“诗意的栖居”。古老的中国,在给自己提出全新的问题:在诗歌深度和无远弗届的高科技之间,如何建立全新的关联?诗歌创造性和网络可能性,可以有怎样的积极互动?这两种看似绝然不同、甚至逆反的事物,可以组合出什么独特的张力和能量?如此等等,已成为众多诗人、评论家和文化研究学者所共同关切的问题。

  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自2012年7月15日创设,迄今刚好半年,它得到了全球华文诗歌写作者的踊跃参与,截至2012年底,共收到投稿诗作4万余首,不仅如此,广大诗友在诗歌奖论坛与评委及其他网友充分互动、品诗论文,日均发帖量在200帖左右,在诗歌日益边缘化的今天,引起了国内外诗歌界的热切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看到数量可观的远离“诗坛”的优秀民间诗人沉潜、纯粹的写作;又能看到大量精彩的诗话式回帖文字;还可以看到在一个大众化、泛民主的网络空间里进行新诗的阅读建设所遭遇的各种反应、论争。诗歌奖的设立为诗歌与网络的良性互动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

  北京文艺网总编杨佴旻表示:此奖的设立旨在面向一切用华文写成的诗歌作品,评选出专业性和思想性均优异的佳作。并通过不列颠文学翻译中心、纽卡斯尔文学艺术中心,直接与覆盖地域最广、拥有文化背景最繁多的英语诗构成对话。

  本次次研讨会探讨了当下诗歌创作与网络生态的复杂互动、新的诗歌评价尺度与评判方式、诗歌创作、阅读与论坛文化建设的等问题。这次研讨会的成果,作为一个崭新起点,将引领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跨入下半年正式评奖过程。

(来源:中国经济网)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