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保护传承,不仅仅是数量有限的专业院团、专业戏曲工作者的责任,更要依靠民间、民众的力量,而后者恰恰是戏曲保护传承的生命力所在。
戏曲起源于民间,它保存着地方语言和世俗风情,是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说:“一旦失去文化记忆,我们便难以找到回家的路”。因此,在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戏曲大赛期间,我们不得不提及戏曲的保护与传承。
现在中国的大部分戏曲剧种都是世界级或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文化虽有升温,但目前仍然是困境重重。
随着文化样式的多样化,戏曲观赏群体一部分流向其他文化样式,这也是一种文化样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小众人群中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并致力于戏曲观赏人群的扩大是当代戏曲人的课题。
快节奏的生活和丰富绚丽的文娱活动使年轻人离传统的戏曲越来越远。只有找到传统戏曲与当代人审美取向中的共性,使传统戏曲在年轻人中传承下去,我们的戏曲艺术才会有未来。
但创新不应背离戏曲艺术的规律和形式,因此,传承和创新之间度的把握是最难的。很多人都在做着努力,不管成功与否,这种创新的精神都应该肯定。
上海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移民城市,不同地区的移民在上海扎根,也将不同地方的戏曲传入了上海。上海虽然戏种多,但是只要有,水平都很高。不光本土沪剧人才济济,昆剧、京剧、越剧等阵容也很强大。可以看到,哪个区哪种戏曲繁荣,群众戏曲团队水平就会相应高一些。
上海创办市民文化节,一方面为市民从观赏者上升到自我欣赏、自我展示层面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文化节为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提供了极好的平台。非遗的保护传承,不仅仅是数量有限的专业院团、专业戏曲工作者的责任,更要依靠民间、民众的力量,而后者恰恰是戏曲保护传承的生命力所在。不忘回家的路,应该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意识中。上海市民文化节,为我们寻找回家的路树了一个很好的路标。
(本报记者曹玲娟根据上海市剧协秘书长沈伟民在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戏曲大赛期间的讲话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13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