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非遗传人杨福喜:“聚元号”曾给毛主席订制弓箭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2014年06月09日10:06  陈苑

杨福喜拿出一把三尺八长的弓,指着上面贴着黑牛角的一面向记者介绍:“当年送给毛主席的弓也是这么长,那把弓好在用料用的是白牛角。在贴牛角前,弓身上画了一龙一凤的图案,当牛角刮至一定薄度时,图案能透过牛角显现出来。”(人民网 陈苑 摄)
杨福喜拿出一把三尺八长的弓,指着上面贴着黑牛角的一面向记者介绍:“当年送给毛主席的弓也是这么长,那把弓好在用料用的是白牛角。在贴牛角前,弓身上画了一龙一凤的图案,当牛角刮至一定薄度时,图案能透过牛角显现出来。”(人民网 陈苑 摄)
下一页

编者按:“我们要时时想到我们的文化正在消失,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中国民间文艺家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在薪火传承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参差不齐,有的逐渐凋零,技艺濒临失传;有的欣欣向荣,传承人的徒弟也成了大师。为重拾传统文脉,人民网文化频道特别推出《指尖上的国粹》系列报道,为您讲述“非遗人”的传承故事……

“当年,我父亲曾给毛主席做过一把弓,毛主席给予了很高评价。”今年56岁的杨福喜是北京“聚元号”弓箭铺的唯一传人。初见杨福喜,络腮胡须、花白头发、深色唐装,浑身上下都透露着满族旗人豪迈洒脱的气质。“聚元号”300多年兴衰史,他侃侃而谈。“聚元号”在他手中“复活”,濒临消失的弓箭制作技艺因他得以保留与传承。

弓箭,古代冷兵器时代的一种远射兵器,其发明可追溯到黄帝时代。“后羿射日”的传说广为流传,可见古人对弓箭的重视与喜爱。沧海桑田,北京“聚元号”可以说是国内目前能够完整保留传统弓箭制作技艺的弓箭铺,2006年,“聚元号”弓箭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父亲曾给毛主席订制弓箭

据杨福喜介绍,当年清兵入关,“聚元号”曾为清兵制造弓箭。清朝末期,“聚元号”与其他40多家制作弓箭的店铺迁入北京东四“弓箭大院”,此时,“聚元号”制作的弓箭主要供皇宫贵族使用。到解放后,硕果仅存的四家弓箭铺走上了公私合营的道路。

公私合营时,杨福喜的父亲杨文通有幸为毛主席做过一套弓箭。“当年,毛主席和工作人员聊天,说看到历史小说上有很多关于弓箭的描述,想看看真正的弓箭。”于是,工作人员辗转寻找到当时杨文通所在的厂子。“刚开始并不知道是给毛主席做弓箭,只说是给一位领导做,让用点心做好点。厂长就找到我父亲,让他把手里的活先放一放,做一张好弓。后来我爸日夜加班,花了四个多月,用了当时家里珍藏的一对儿白牛角当料,做了一把弓和三支箭。”

弓箭送出去后,杨福喜的父亲没有多想。直到8个月后,厂长才告诉他,那张弓是给毛主席做的。“弓箭送到毛主席手里,他派人来问多少钱。父亲当时一听是送给毛主席的,直摆手说那怎么能要钱。上面的人说,弓箭是毛主席的私人用品,必须要付钱。厂长后来跟我父亲合计了一下,当时一套弓是38块钱,这次材料好就多收两块钱,就往上报了40块钱。一周后,40块钱被拿了回来。由于钱没法入账,当时又正好临近春节,厂长决定把这40块钱拿来买了几条烟,还有茶叶和糖果,和大家开了个茶话会。”杨福喜说。记者查找资料发现,当时国内城市居民每人每月的平均生活费仅为八九元,三四十元的月工资能养活一个五口之家,一副弓箭40块钱,属于比较昂贵。

杨福喜还告诉记者,当年毛主席拿到父亲做的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相比曾经在故宫里看过的弓,毛主席称赞:“这把弓很好,没想到有这么漂亮。”

不惑之年才继承家传手艺

由于历史原因,1957年,“聚元号”与其他三家弓箭铺停止制作弓箭,改做木工。直到1998年,40岁的杨福喜承袭祖业,重掌“聚元号”,成为当今中国传统弓箭唯一传人。

“40年的时间里,大家看不到弓箭制作的前景,没人愿意学,这门手艺损失了两代传人,至少有40多人。”杨福喜痛心地说。家中三兄弟,仅杨福喜一人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哥哥们看他整天埋头做弓箭很不理解。杨福喜认为,自己桀骜不驯的性格与坎坷的经历都注定了:“这辈子我只想做弓箭,只能做弓箭,我为弓箭而生。”

杨福喜学过木工,插过队,当过十多年工人,开过4年出租车,兜兜转转,他最终决定继承家传的老手艺,跟着父亲学做弓箭。母亲心疼他,让他做好思想准备,“做这行可苦可累”,杨福喜却不以为然。一间小屋,两条板凳,父亲在一旁做弓箭,杨福喜就跟着边做边学。木工出身的他上手很快,让父亲都惊讶“做活像个老师傅”。

一篇论文改变“聚元号”命运

谈到最心酸的经历,杨福喜回忆,“刚开始做弓箭,只是想混碗粥喝。”2000年,杨福喜做了一屋子共七八十套弓箭,无人问津。2001年仅卖出一套,“聚元号”险些做不下去。想到自己喜爱的弓箭制作技艺也许会从此消失,杨福喜咬牙扛了下来。

“聚元号”生意的转折点是在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读博士生仪德刚为完成一篇有关中国古代弓箭的论文,经由原中国射箭队总教练徐开才介绍,到“聚元号”待了8个月。仪德刚的论文发表后获了不少奖,引起了很大反响,各路媒体前来采访杨福喜,人们开始关注“聚元号”。“到2004年年底,之前积压的一百多张弓终于全部卖出去了。后来要买的人只能订制。这时候‘聚元号’才开始真正火起来。”杨福喜说。

2006年,在仪德刚的建议下,“聚元号”申请并成为了第一批通过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国家的好政策,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多,我和‘聚元号’都赶上了好时候。”杨福喜高兴地说。

纠正吴宇森《赤壁》图纸

“聚元号”名声越来越大,各界名人前来寻访,订制弓箭。“成龙、吴宇森、霍英东都到我这里订制过弓箭。”杨福喜说。当年吴宇森拍摄《赤壁》,曾带着图纸来向杨福喜订制500套弓箭,“我一口否决了。先不说时间上肯定来不及,问题是他提供的图纸根本就不是中国传统弓箭的样子。”在杨福喜的坚持下,吴宇森最后放弃了原来的图纸,由杨福喜为剧组做了一张弓、一个汗弩、一个连弩,再让道具照葫芦画瓢进行批量制作。

“现在不少影视剧拍出来的弓箭使用方法都是错误的,这对年轻人了解正确的弓箭技艺有很大的影响。”杨福喜举了个简单的例子,“20多年前,因为一部电视剧的影响,当时国家射箭队的教练员、队员全部将扳指错戴在了握弓的手的大拇指上。”杨福喜解释,射箭用的扳指属于武扳指,应该戴在扣住弓弦的手的大拇指上,用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

杨福喜拿出了自己的武扳指,向记者进一步解释,“扳指有文、武之分,文扳指材质有翡翠、玛瑙等等,左右两手都可以戴,用于显示身份和财富。但只要是射箭,就必须得戴武扳指,而且材质只能是鹿角的。”

弓箭制作并非人人都能学

“手艺不是人人都能学的。为了把‘聚元号’传下去,这些年我都在努力。”杨福喜告诉记者,近年来,在他这里干过活的有十多人,但真正令他动心想传授手艺的仅有两人,但可惜的是,最后这两名学生都由于各自的原因离开了“聚元号”,没有继续学下去。

值得欣慰的是,杨福喜的儿子跟随父亲学习弓箭制作已五年多,杨福喜评价说,“所有的环节他都学了,但基本功还得锻炼。”

传统弓箭制作总共需要200多道工序,十分繁琐,“很多工序难以用文字表述,需要凭脑子记、凭经验试、凭个人领悟。”杨福喜感慨,“一项传统技艺绝对不应该只由一个人来传承,而应该是一批人。”

背景资料:

2006年,“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聚元号”弓箭铺第十代传人,也是唯一传人杨福喜,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聚元号”弓箭铺已有近300年历史,是中国现存的可以完整保存传统弓箭制作技艺的弓箭铺。清朝乾隆时期,“聚元号”弓箭因其精准的力道、细腻精致的画活儿(弓箭装饰)成为皇家御用弓箭。

据杨福喜介绍,传统弓箭制作非常繁杂,约有200道工序,大致可分为四部分:制作弓胎,也就是弓箭的木质轮廓;勒牛角、铺牛筋;上弦以及调整外形;装饰外表。前三个步骤俗称“白活”,第四个步骤叫“画活”。一套弓箭(一张弓、五支箭)最快也要4个月才能完成。

中国文化遗产日特约评论:

亲近遗产触摸历史:文化遗产不应锁在“深闺”

用城市历史记忆与个性文化留住乡愁

推荐阅读:

    宏音斋传人吴景馨:曾为王菲制作纯金唢呐

    白纸坊太狮传人王建文:阴错阳差学舞狮 "替补"却成传人

    雕漆传人殷秀云:最初的梦想破碎 被迫改行反倒成就自己

 

(责编:陈苑、许心怡)

 高清推荐

 最新留言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片新闻排行榜

  1. 1南京一轿车失控冲下河 司机淡定…
  2. 2宋丹丹与闺蜜朱媛媛对嘴激吻
  3. 3曹格爱女Grace模仿李小龙 …
  4. 4大S手抱女儿返京被拍 体态丰腴…
  5. 5宁静曝分娩过程 谢娜秦海璐花容…
  6. 6柳岩与刘亦菲暧昧调戏男主持
  7. 7京郊现天体浴场:五十余人路边水…
  8. 8美国变性人夫妇 丈夫生娃妻子当爸
  9. 9深圳一3层楼房主梁断裂倾斜路边
  10. 10河南夫妻半夜被抛墓地 回家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