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重读吉鸿昌张自忠等先烈的家书【5】

——纪念“七七事变”78周年

2015年07月07日08:0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王雨亭

  “七七事变”爆发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旅居海外的华侨纷纷毁家纾难,踏上归国的路程。旅居菲律宾的华侨王雨亭先生受廖承志与成仿吾委托,先后介绍上百名华侨青年回国到延安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10月,他送自己年仅15岁的儿子王唯真回国参加抗战。1939年途经香港和儿子分手的时候,在儿子的小笔记本上留下了自己的临别赠言。短短的几句话,舐犊情深,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期望,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跃然纸上。

  王唯真归国抗日的征程十分坎坷。1949年北平解放,王雨亭陪同陈嘉庚从香港前来参加筹备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父子重逢时,王唯真将10年前的“临别赠言”拿给父亲看时,王雨亭感慨地说:“唯真,当年你选择奔赴延安的路走对了!”新中国成立后,王唯真一直在新华社工作,1967年,担任新华社第一副社长。

真儿:

  这是个大时代,你要踏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我当然要助成你的志愿,决不能因为“舐犊之爱”而掩没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别矣,真儿!但愿你虚心学习,勿忘我平时所教训你的“有恒七分,达观三分”,锻炼你的体魄,充实你的学问,造就一个强健而又智慧的现代青年,来为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中华民国廿八年六月四日写于香港旅次

  王雨亭  

 

  黄洛峰

  这是读书生活出版社内部同仁的一封“家信”,是远在香港的黄洛峰(化名远昭)写给刘大明的信。刘大明当时在太行山深处敌后抗日根据地奉命开办华北书店,他们用特有的内部“暗语”进行交流,互相通报信息,交流情况,看似谈生意、聊家常,实际上在说只有他们能懂的关于书店、关于各位同志的情况,是一封特殊形势下的“家信”。

大明吾弟:

  九月二十八日信收到了,真是欣慰不已!

  诚如你所说,总怕收不到信,就没有给你信。因为很久没有给你信了,一想起来,总是难过不已。而今,千言万语,从何说起呢?

  春天曾发一电,因为你常走动,正不晓得已否收接?文兄去陕,已得知。因为各种原因,辰夫、崇基他们也一直没有通信。所以辰夫的情形怎样,也就不大知道了。

  家林的一个小弟弟最近又病了,窦府真是多灾多难。但是窦大哥精神还好,虽然事情不大如意,此病彼病,他还是很精神的挣扎下去,这是我们大家都引以为慰的。

  良才少卿合开了一店,生意还好,下月良才就要出来办货。老万带着他的小用宝,要回家,不久可以到此。阳章同文彬在文彬家乡开了一个文具店,最近因为生意不好,公司要集中钱,做进口生意,他们那个店收歇了,阳章不久就到少卿那儿去。汉清的事业做得较好些,但是因为近来他弟弟病,使得他也弄得苦起来。郑权到缅甸做生意去了,他们公司,以后打主意多做点南洋方面的生意,因为那边好做,钱又值钱。这些,就是一些老朋友的消息,我想你是很喜欢听到的,所以不嫌啰嗦了一串了。

  我们的渝店,今年又遭炸,三楼塌掉,修补修补,又用掉几千,生意还可以,只是货物少。最近打主意恢复学习杂志,以后生意或可好些。锡棣帮同一个吴兄在做,吴虽做生意不久,但年龄比锡棣大,经验多,也还可以做得下去。上海造过的货,他们重新仿制翻造,一个月多少出些货色,也还有些买主来照顾。

  留耕的家用,因为生意不好,社里暂时仍只能照以前的拨付。他哥哥曾经找过麟兄,但麟无法,答应以后想办法。如便,望能告留耕。

  你要的东西,此间不收寄,已函沪店寄你。但是否能收到,也还是问题呢?!

  好久不通信,等于隔了几十年一样;以后,我想多给你信。

  专此祝你

  安好!

  远昭

  卅年十一月十二日

  来信交香港邮政信箱1048号可也。

  

  (资料提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07日 24 版)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