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举办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 单霁翔开讲“故宫的世界”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黄维)今天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为提高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让悠久文明的精髓融入现代生活,让更多公众分享丰富多样的故宫文化成果,故宫博物院紧密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讲座、互动、手工……系列宣教活动精彩纷呈
当天,故宫博物院通过举办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知识讲座与互动问答、动手制作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与家长在精彩的活动中感受故宫文化,把故宫文化带回家,让文化遗产融入公众生活。
单霁翔院长在院报告厅主讲《故宫的世界 世界的故宫》,结合丰富的数据信息和图片资料,讲述故宫特殊的文化身份、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道路上所做的努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以丰富精彩的讲述,让公众真正了解故宫,了解故宫博物院;与西总布小学合作举办“瓷瓶变变变”动手教育项目,结合故宫藏品,向学生介绍不同时代瓷瓶的造型和装饰技法,着重讲述梅瓶和玉壶春瓶的造型、用途、名称由来、器形变化等,并一起动手制作皮球花或百蝶纹样的瓷瓶;举办“八旗娃娃放肆萌”活动,面向30位10-12岁的学生,介绍清代八旗制度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八旗制度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清宫武备收藏,课程讲授后,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制作八旗娃娃平面人偶;“太和殿上的小精灵”活动,面向30位8-12岁的学生,通过短片放映、课堂讲授、手工制作、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介绍太和殿屋檐上脊兽的名称、作用以及象征意义,让学生们走进故宫这一历史悠久的皇家建筑群,了解古代建筑知识和传统文化;在钟表馆,故宫志愿者为观众提供义务咨询和知识讲解,引导观众领略清宫旧藏各类中外钟表的精湛技艺和丰富功能,感受时钟的律动,收获时间的故事,“与时光约会”。
故宫考古新发现: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遗迹
2016年5月,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对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基建勘探坑进行考古调查,取得重要收获。主要发现一处明代早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包含由一条东西向明早期墙基,及其底部的地钉(立桩)、排木(卧桩)组成的桩承台、夯土夯砖层、建筑基槽等遗迹。这是紫禁城内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的墙基、以及建筑基槽遗迹。
在东西向宽2.5米、南北向长5.4米的探坑内,故宫考古工作者在距地表深0.3米以下发现整个慈宁宫区域大面积存在明后期的砖铺地面和厚约0.3米的夯土层。在探坑南壁上可以看到明后期的夯土层下为残存20层、残高2.8米的砖砌墙基。墙基的北侧是起加固作用的厚约2.8米的15层夯土夯砖层。墙基的底部是生土上直接下挖的斗型基槽。在探坑底部北侧距墙基约3米、距地表深约4.4米的基槽内发现东西向4根木质地钉(竖桩),地钉之上为东西向一组排木和南北向一组排木(卧桩)组成的桩承台。桩承台向南延伸在墙基之下,桩承台周边基槽内夯筑厚约0.8米的碎砖层,使整个墙基更为坚实牢固。此处大体量墙基在层位关系、施工工艺、出土遗物等方面与慈宁宫花园东侧发现的明早期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基本一致,可以判定其始建年代为明早期,废弃年代为明后期。虽然这段墙基的东西向长度和南北向宽度目前暂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与南侧约60米的慈宁宫花园东院明早期大型宫殿基础在功能上有密切关系,是紫禁城建造之初具有宫廷分区功能的大型墙基。
相关专家现场勘察后还认为,此处墙体基槽底部的黄沙层和含有青灰色有机物的生土层是距今3万年至5000年前,后海、北海至中南海一线古高粱河道的自然遗存。因此,该处遗迹对研究北京城市变迁、紫禁城历史、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对公众深入了解紫禁城的“前世今生”提供了有利参考。
慈宁宫大佛堂区域开展雕塑精品:故宫雕塑馆全面开放
继2015年10月10日故宫雕塑馆开放了雕塑荟萃馆、汉唐陶俑馆、修德白石馆三个展室后,经过半年的筹备,位于慈宁宫大佛堂的“佛教造像馆”和其西庑的“砖石画像馆”展室于今年4月底对公众开放。至此,作为故宫博物院常设展览的雕塑馆已实现全面开放,恭候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赏览。
慈宁宫后殿的大佛堂明间及其东暖阁设置为“佛教造像馆”。大佛堂,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嘉靖皇帝为其母亲蒋太后修建的起居之所。现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重修时的格局,为清朝太后、太妃等人的礼佛之所。殿内分明间和东、西暖阁三部分,原陈设有佛龛、佛像、佛塔、供案等,故俗称为“大佛堂”,其明间北墙是一整块彩绘壁板墙,三尊佛像背光镶嵌其中成为一个整体。1973年,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问洛阳白马寺,按上级要求将此处陈设包括明代夹纻三世佛和十八罗汉像在内的2000余件珍贵文物,拆卸移运到洛阳白马寺等处。如今所见四周斑驳的壁画,多是当年拆卸过程中留下的疤痕。随着雕塑馆的开放,故宫博物院向“完整的紫禁城”的目标又跨进了一大步。至今未归的这批文物,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慈宁宫大佛堂,以“抚平”昔日造成的“伤疤”。
大佛堂“佛教造像馆”展示的佛教造像分成两个部分,其中明间展示的是不同时期、不同材质,从而呈现不同艺术风格的佛教造像70尊。比如有西晋的青瓷佛像,北魏的泥塑彩绘供养菩萨像,唐代的善业泥、石比丘像,宋、辽、金、明、清各代的木雕佛、菩萨、罗汉像,明代夹纻佛像,明清德化窑白瓷塑像,以及清宫旧藏的寿山石十八罗汉像等,充分显示出故宫博物院在佛教造像文物收藏方面的全面与丰富多彩。大佛堂东暖阁展示的是金铜质地的佛教造像74尊,始自十六国时期,讫于清代,分为汉地佛教造像和藏传佛教造像两类,精品迭出。尤为值得关注的有十六国时期的铜菩萨像、南朝梁大同三年的僧成造铜弥勒佛像、唐代铜鎏金卢舍那佛像、大理国铜鎏金千手千眼观音像、明代石叟制作的各类铜像,以及明代永乐、宣德款的宫廷金铜造像等。大佛堂西庑为“砖石画像馆”展室,展出画像石与画像砖62件,均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入藏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汉代艺术唯美流畅的曲线,神仙世界热闹喧嚣的场景,生动形象的家居厨房,还有十六块宋代二十四孝题材的砖雕,体会工匠们以砖石为布、以锤凿刻刀为笔的创作,体验古代匠人的精神世界。
中国古代工匠虽然创作了大量雕塑作品,但受传统意识形态的制约,这些珍贵的雕塑作品长期被视为“器”,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故宫博物院从建院开始,就有意识加强雕塑艺术品的收藏,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接受社会捐赠、考古发掘、与国内各博物馆相互调剂等多种途径,丰富了自己的藏品,加之明清宫廷原有的收藏,故宫雕塑文物庋藏臻于系统全面。1958年故宫博物院曾在奉先殿建成了我国博物馆历史上第一个专题性质的雕塑馆,受到各界的关注与好评。此次故宫雕塑馆的全面开放,共展出文物397件,是故宫博物院在继承传统、吸纳新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为广大观众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提供的鉴赏与学习场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