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专家解读花山岩画五大谜团:为何历经千年仍不褪色

2016年07月15日15:24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岩画局部(崇左市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北京7月15日电(陈灿 陈苑 李岩 欧兴荣)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当地时间15日上午,中国提交的“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项目通过了表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9处世界遗产。花山岩画作为古骆越人保存最好的文化遗产,有何内涵,让人好奇。对此,人民网文化频道特别采访到了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蹲式人形”有何内涵?

在花山岩画中,主要绘制了人物、典型器物、动物这三类图像,其中,“蹲式人形”(双腿下蹲、双臂上举的人形图案)出现的比例高达82%。文博研究馆员陈远璋认为,花山岩画“蹲式人形”表达的母题具有一定的语言符号象征意义,“据考证,骆越人是以种植业为主的氏族部落,这些蹲式人形图案,正好与汉字‘蛙’的形态相似,而这种形态恰恰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图腾的一种崇拜方式,人们将‘青蛙’奉为一种神明,认为它可以呼风唤雨,指导人们的播种和生产。”在陈远璋看来,“蹲式人形”图案的大面积出现,不仅代表着先祖对图腾“守护神”的崇拜,更是部落人群精神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对太阳、雷电、河流大自然的崇拜,对万物生灵表达敬畏之心”。

花山景观(崇左市委宣传部供图)

如何在悬崖峭壁上作画?

2000多年前的人们是如何在悬崖峭壁上进行绘制的呢?目前专家推测一共有四种方法:自下而上攀爬法、搭架绘制法、利用藤条等工具自上而下悬吊法和水涨船高浮船绘制法。广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专家办公室副主任、研究馆员蓝日勇认为可能性较大的是“搭架绘制法”,陈远璋则更倾向于利用藤条等工具自上而下悬吊法。此外,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认为,这么大规模的岩画,个人是无法创作出来的,这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岩画历经千年为何不褪色?

历经2000多年的历史,花山岩画仍然鲜艳如新,没有丝毫的褪色,究竟是什么颜料如此神奇?蓝日勇解读说,“他们用的颜料是赤铁矿,粘合剂是植物液,我们研究出植物液的主要成分是草酸。草酸涂在岩层,可以除去碳酸钙里面的二氧化碳,变成草酸钙,而草酸钙是非常硬的物质,颜料附着在上面不容易老化。”陈远璋告诉记者,颜料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在其中掺杂部分动物胶、植物胶调配而成岩画绘制颜料,“这种颜料具有独特的耐腐蚀性,至于植物胶和三氧化二铁之间的调配比例,现在圈内争议很多,仍然没有定论。”

(责编:陈灿、陈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