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广西花山岩画申遗: 申遗之路不易 保护至关重要
花山岩画景观(崇左市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北京7月15日电(陈灿 陈苑 李岩 欧兴荣)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当地时间15日上午,中国提交的“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项目通过了表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9处世界遗产。
“花山岩画申遗成功填补了中国的世界遗产在岩画方面的空白,申遗成功实至名归。”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表示。作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左江沿岸骆越人留下的重要文化遗存,笔法古朴粗犷的花山岩画与山崖、河流和台地共同构成了神秘而震撼的文化景观。历经十三年准备,花山岩画申遗的过程也困难重重,对此,人民网文化频道特别采访到了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花山景观(崇左市委宣传部供图)
花山岩画:“断崖上的敦煌”
乍一听到“花山岩画”这四个字,可能大家都感到很陌生。其实,花山岩画的奇特图案曾出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卷轴画中。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即战国至东汉时期),古骆越人在左江江水转弯处的陡峭崖壁上,绘制出巨大的赭红色岩画,记录了部落的祭祀场景。漫漫700年间,骆越人在沿江两岸200多公里的崖壁上,留下了大量画作。花山岩画所在的崖壁相对高度270米,南北长350余米,岩画最高处距江90余米,最低处距山脚台地约10米,距江面约30米。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洗刷,仍有数千个图像遗存至今,被称作“断崖上的敦煌”、“崖壁画的自然展览宫”。
广西左江岩画何以能脱颖而出,代表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呢?广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专家办公室副主任、研究馆员蓝日勇介绍说,花山岩画有其独特性与稀缺性。首先,“花山岩画是骆越人的珍贵遗存,骆越人为壮族的先祖,鲜有文献记载,这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6条评估标准之一:‘能为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其次,花山岩画以“蹲式人形”(双腿下蹲、双臂上举的人形图案)为主题,其在岩画中的比例高达82%,在世界岩画中首屈一指。第三,它有独特的图像表达系统,从简单到复杂,“比如早期是单个的蹲式人形,中期时除了人物还加上刀、剑等物表现人物身份,后期则更为复杂,人物也出现了主次之分。”此外,花山岩画是亚洲东南部最大的画幅,面积有8000多平方米,共有人物、犬、器具等各种图像1951个。蓝日勇说,“岩画是骆越人祭祀活动的真实记录,一方面画作记录了祭祀过程,另一方面,绘画本身也是一种祭祀活动。”
“青山临碧水,岩画面台地”是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所具有的独特空间特征,每处岩画都与其所在的山崖、山崖下的河流、对面的台地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景观单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华教授曾多次去往广西进行实地考察,他形容说:“岩画在高高的崖壁上,像巨大的屏幕,居高临下地展现给江对岸的人们看。”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梁庭望认为,花山岩画的规模如此之大,延绵200多公里,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岩画是骆越人稻作文化的一种荣誉和代码,它除了是纪念蛙神的图腾崇拜,还寄托着骆越人对人口繁荣的希冀。他说,岩画里出现了佩剑的蛙神形象,这证明骆越人进入文明社会,出现了等级分化。此外,佩剑的蛙神是首领,但岩画里并未出现对抗现象,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和谐,“我们现代也提倡一种社会的和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