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长城铺成水泥路,情何以堪

晓芜
2016年09月22日15:57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21日,一条“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700年历史的国宝面目全非”的帖子出现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700年历史的国家级文保单位,位于辽宁绥中被誉为“最美野长城”的小河口长城的一段城墙与地面被灰色路面覆盖,被网友戏称是把“长城”修成了“水泥路”。

就在9月20日《长城保护条例》颁布10周年之后一天,就爆出了“最美长城被砂浆抹平”的新闻,形成了鲜明对比。长久以来,对于这个两千多年历史的珍贵文化遗产,我们的印象,大多数时候还停留在蜿蜒盘旋于山间的长城风景画上,停留在“长城承载了中华民族记忆、象征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口号上,对于长城真实状况知之甚少,对于长城保护更是存在不少误区。偶尔见诸报端或网络的“长城遭破坏”的新闻,或许引起了一时关注,但却难以破解长城保护的难题。

作为一个非常复杂的、非常巨大的线性文化遗产,长城保护牵涉多省多地,实际状况更是纷繁复杂。我们熟悉的山海关、八达岭等长城不足明长城总长度的3%,绝大部分长城都是分布在偏远地区的“野长城”。“万里长城近3成已消失,古长城生存状况堪忧”,这样的说法绝不是危言耸听,10多年前,长城已经上了全球100处最濒危遗址名单。而风雨侵蚀、人为破坏、缺乏维护管理……更是威胁了长城的生存。

除去地震、风雨侵蚀等自然因素,人为破坏正在成为长城保护越来越大的威胁。长城砖被盗、贩卖现象时有发生,加之近年来的野长城旅游热,更加剧了长城的破坏。而长城的不当修缮,其造成的破坏怕是比自然损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此次“新闻当事人”为当地文保部门,相关负责人承认,小河口长城的这段修缮,整个修缮过程合理合法,工艺没有问题,但同时,也承认“修得不好看”。

关于长城的修缮,其实业内也存在着争论,到底是什么是长城的原状?是原始保持还是“整旧如旧”?但不论是维持今天保存的原状,还是恢复长城最初建造时的式样,最怕的是,不管长城的现实状态,也不管历史状况,将修缮变成另一种破坏。

当然,这其中还涉及到长城修缮的标准和施工单位资质的问题。在长城修缮上,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施工单位的资质也尚待进一步严格,对修缮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加强监管。这就需要在长城保护上,有更详实的全面体检和调研,并制定修复与维护的具体实施方案。在整体上,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和监管措施,在局部上,加以分门别类区分,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施对应的方案。

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成为长城保护的长远之道。9月20日,国家文物局面向孩子们启动了长城公开课,在北京慕田峪长城开展的长城公开课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在长城脚下给孩子们普及长城保护知识。在讲到长城保护时,顾玉才特别提到,长城保护重在维护原貌,不根据各处长城的特点进行的重修都不可取。这堂“长城公开课”,不但面向孩子们,也是面向所有人。向人们普及长城保护常识,让更多人关注长城,加入长城保护的队伍,不但可以对破坏长城的行动起到监督制约,还可以部分解决长城保护缺人、缺钱的困境。这都需要我们走出粗放式的长城保护,在长城保护的方式方法上做得更为精准细化。

(责编:汤诗瑶、陈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