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评论六

为一本书出发的勇气

远  山
2016年10月19日07:21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编者按:10月13日,人民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侠客岛”先后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文章《我的文学情缘》,14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全文刊登该文。

在这篇文章里,习近平唠家常般地谈起他的文学阅读史。从孩提时“岳母刺字”的刻骨铭心,到为官宁德时对寿宁知县冯梦龙的心有灵犀,从梁家河窑洞里手不释卷读《浮士德》,到古巴首都哈瓦那两度凭吊海明威,雕刻时光般的讲述,把人带入了一段文学滋养、理想激荡的时空之旅。

深情的回忆和亲切的讲述,透露出习近平对文艺事业的深厚感情,对文艺创作的热切期待。如果说《讲话》是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层面对文艺工作做出定位和提出要求,那么这篇《我的文学情缘》则更多地从他个人阅读欣赏经验角度,印证了文学艺术给人的巨大精神力量。两者互为表里,深化着我们对文艺创作时代使命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两年以来,文艺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对文艺创作的关注和努力更加升温。文艺如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更加有益于世道人心,怎样以文化的方式塑造中国独特的国家形象,以文化自信和中国精神助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要扛起肩上的重任,中国文艺还需进行有闯劲、有韧性的不懈探索。

听过这个故事吗?

上山下乡的年代,身为知青的习近平为了一本《浮士德》,跑了三十里路去借书。还是为了这本《浮士德》,另一位知青又跑了三十里路去讨书。一借一讨六十里路,年少负气的可爱。如果爱一本书要付出半程马拉松的代价,今天的你有勇气出发吗?

也许你会说:时代不同了。2016年,只需在网站输入“浮士德”三个字,就能找到不下6种译本,精装本的价格也不超过40块钱。40块,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囊中羞涩的数字。若是电子阅读,歌德呕心沥血60年写就的万行诗剧,不消1分钟就能被拥有。想来,世上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交换了。

看到一份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电子书为人均3.26本,纸质与电子图书综合阅读量7.78本。不知道,人均阅读接近8本书的份额里,有多少人留给了像《浮士德》这样“死活读不下去”的巨著?

我这两天重读了清代诗人袁枚的那篇《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祖父积、子孙弃”,如此的警世恒言。

中国人原是敬字惜纸的。以文化人、读书论世就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液里。孔子韦编三绝,左思洛阳纸贵,李密牛角挂书,“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卧薪尝胆”这样的苦读楷模,至今活在我们的日常里。再说,哪里有那么多不出世的天才,何况凡人如你我。

我们最初关于读书的记忆大多是甜的。还记得最初教我们辨识善恶的小人书吗?在一个又一个夜晚,故事里的那些英雄与妈妈轻柔的讲述,陪着小小的我们沉入梦乡。梦里花落缤纷,梦里折戟沉沙,小小的人儿也可以仗剑天涯、行者无疆。那些书就像妈妈的手,帮我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你一定也听过岳母刺字的故事。在两年前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说,第一次懂得“精忠报国”四个字是从《岳母刺字》的小人书里。那是5、6岁的时候,母亲背着他到新华书店买书。母亲给他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他问: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自此记在了总书记的心中,成为一生追求的目标。

这故事是不是像极了你的童年记忆。我们小时候读过的书,就像一颗颗善的种子埋在了心底。长大了,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看过的风景,将土壤培植的越来越肥沃,它便钻出这土地,不断向上攀援,直到长成一棵树,风吹不倒,雨浇不透,甚至开了花、结了果,散播更多的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种子,但再好的种子要发芽也需要土壤。现实是,泥沙俱下的生活总会成为我们的羁绊。那些阻挡我们奔向诗和远方,让我们挥之不去的眼前的苟且,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焦灼的生活、迷茫的未来,常常让我们无暇无心也无力。谁也不可能活在真空世界里。做键盘上的侠客,显然比生活中的勇者容易许多。而这世上也从来不存在一个快捷键,一按下去,所有的困境便迎刃而解。

但我想说,阅读的意义就在这里。

在一本又一本书里,有风,有树,有山,也有海。在一个又一个人间故事里,有声,有色,有困顿,也有超拔。在那个无疆的世界里,海涛声爬上了树梢,为我们召唤明天,木麻黄撑起一把伞,为我们遮风避雨。他们在你眼前摊开了人类经验的全部,你读过的人与事都将成为手中的盾牌,让你有足够的勇气和定力,在不那么容易的人生里做自己。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说,读书做学问有此三重境界。人生也大抵如此吧。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是当时已惘然。所以,我们中的一些人,选择蜷缩在现实真相里,沉浸在生活苦闷里,直面“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的人生。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苦闷”的青年——鲁迅。从1908年到1918年是鲁迅读书沉潜的十年。这十年是鲁迅的27岁到37岁,这个年龄段,正是我们中的大多数告别学校走向社会的十年。鲁迅选择十年沉潜,他沉到了自我生命的最深处,沉到了历史的最深处,沉到学术的最深处,只为寻找生活和精神的出路。没有这十年,也许就不会有1918年从黑暗底部炸响的响雷——《狂人日记》。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他相信一个大写的人,能够感受天堂的快乐与地狱的苦恼,足以“心事浩渺连广宇”。鲁迅驾驭天堂与地狱的精神力量,正是来自生活底部也来自读书阅世。

走出苦闷与彷徨,不妨与自己订一个十年之约。梭罗说,“人类有力量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人可以使自己生活得诗意又神圣。”这话是真理,谁会拒绝诗意和神圣的生活呢。

如果读书只是为了过好自己的生活,那就小看它了。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在我们的历史里,阅读的兴衰一直与社会文明休戚与共。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元理学发展……凡是读书蔚然成风之日,一定会带来思想活跃、文明进步,一定是精神文化拔节生长、社会人心昂扬进取之时。就像无锡东林书院那幅流传千载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民族复兴是家国大业,也是每个公民、每个青年的自家事。现在,小我,大我,生命,家国,被拧在了同一根命运的发条。社会的进步有赖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也将惠及每一个努力的人。如果你不满足,那就用自己的双手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吧。

现在,你拥有为一本书出发的勇气吗?向着自己的生活,向着我们的未来,向着星辰大海。

就像浮士德博士那样,“纵身跳入时代的奔走,纵身跳入时代的年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都不问”,我们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

相关新闻:

迎接文艺发展的“黄金时代”

习近平的爱文、尊文、用文情怀

习近平心目中的“伟大作品”长啥样?

访李雪健: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永怀深爱人民之心

站在时代生活的宽广大地上

读名著的青年

(责编:汤诗瑶、陈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