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座谈会召开

2017年06月02日13:48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6月2日电 (记者陈苑)今天上午,由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共同举办的“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巴莫曲布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等多位专家,以及东阳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陆光正、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等非遗传承人代表,共同就非遗保护的问题、理念、探索、实施等话题开展研讨。

作为非遗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刘魁立着重谈到了非遗传承人的问题。他认为,非遗传承人“左手连接着昨天,右手交给下一代”,“技术本身是无形的,记录仅仅可以保存,但是它并不能把原来的东西体现出来。非遗还是体现在大师们的身上、手上、头脑里。传承人的问题,可能就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保护住了传承人就保护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他特别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话题。他解释,“见人”不仅体现在传承人身上,更要体现在群众身上,“没有群众的文化自觉,没有群众的欣赏和关注,就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而见生活”,就是要把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今天的现实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让非遗不仅仅成为对昨天的美好回忆,更要成为建设我们今天生活的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

巴莫曲布嫫则特别关注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者的实践传承和再创造的权益是否得到了尊重的问题。她认为,“我们现在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包括很多学者动不动就在谈非遗的原汁原味,非遗的原真性、本真性或者是原创性,其实,非遗不仅是世代传承,而且是不断被创造的,这个再创造的过程是这些持有者群体在与历史、自然和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不断被创造。”她举例谈到,“全国各地都在过端午节,从汉族地区传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哪里是它的原形?这就是一个节日所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多样性,这恰恰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人类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句话,我们要保护但我们不要冻结。我们不能用凝固的眼光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

身为非遗传承人,吴元新讲述了他传承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经历。他感慨,“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就怕巷子深”,非遗不仅要靠传承,也要重视宣传与创新,“没有有力的宣传,非遗作品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传承就成了一句空话。而销售的前提是要创新,当然,无论市场怎么变,‘不变’的是我们的技艺,‘变’的我们在传承技艺的前提下不断地创新。像蓝印花布,可以做成服装,符合现在人的生活,未来才有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在会上谈到,“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主体内容,非遗保护事业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要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努力完善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工作体系,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责编:陈苑、黄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