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评奖落幕

2017年09月07日20:33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  由中国文学艺术节联合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9月6日晚在四川凉山州西昌落下帷幕。

最后一场演出中,藏族、彝族、朝鲜族、蒙古族、畲族、苗族、哈尼族的作品纷纷登台亮相,各放异彩。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民族歌舞剧院有限公司的舞蹈《爷爷们》展现了全面小康社会到来之际,老年人退休生活的新气象。爷爷们身穿蒙古族传统服饰,头戴黑墨镜和鸭舌帽,脚下迈着“流行舞”的时髦舞步,手中的拐杖时而变成马头琴,时而变成水烟袋,舞蹈结尾还摆好Pose集体“自拍”,十分有趣。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作品《阿嘎人》展现的是藏族人民“打阿嘎”过程中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劳作的过程中有爱情故事,也有嘻闹场景,还有动听歌声的传唱。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的《长白又一春》使用朝鲜族的长鼓、扁鼓作为道具舞蹈,展现“师道”在艺术发展中的传承性,在这一作品中还添加了师父“修理”调皮贪睡小徒弟的舞段,大大增强了舞蹈的情节性,丰富了表演的戏剧性。广东客家的舞蹈《客家禧》、山东海阳秧歌《王大娘与锢漏匠》、安徽花鼓灯《淮河边的玩灯人》则集中展现出中国大江南北汉族传统民间舞蹈的独特韵味。

经过三场精彩的角逐后,根据评委现场打分,最终产生了本届评奖的前六位作品:《长鼓行》《生在火塘边》《长长的辫子》《银塑》《阿嘎人》《爷爷们》。

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斌表示,本届“荷花奖”在题材、内容、体裁多样性上有所突破,许多作品摒弃过多的套路,回归到舞蹈本身,编导在创作的过程中深入生活,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在其中,呈现出舞台上异彩纷呈的佳作精品。

在今年的终评中,大量有趣新潮的汉族作品涌现出来,针对这一现象,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潘志涛表示,民族民间舞应该植根于人民,由人民表演,由人民传承,汉族人民虽然越来越城镇化、都市化,但编导更应当坚守住文化之根,才能创作出更多贴合群众,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

作为舞蹈界的老前辈,潘志涛肯定了年轻一代编导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也同时指出了他们存在的问题。民族民间舞的创作首先一定要熟悉民族,那些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采风无益于作品的创作,一个严肃的艺术家,一个有工匠精神的文艺工作者要踏实的走向民间,甚至于倾尽一生才能钻研打磨精致的作品。

评奖期间,中国舞协还举办了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发展论坛。论坛上,潘志涛、黄石、郭磊、高度、朴永光、曹平、李维维、沙呷阿依、陈家年、姜铁红、李炜、仝妍、马文静、邢晓于等专家先后发言,对民族民间舞创作、表演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对民族民间舞蹈未来的发展走向提出诚恳的建议,表达了希望能创作出代表中国特色的舞蹈作品屹立于世界舞台的远大志向。

“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已经画上句号,但中国舞蹈创作的脚步却从未停歇,老一辈的编导步履不止,新一代的编导前赴后继,正如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冯双白在研讨会上总结发言所说,舞台艺术需要用心创造,舞蹈作品需要生命意蕴,人性思考与人文情怀决定着艺术作品的未来走向,只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才能触及灵魂最深处。

(责编:汤诗瑶、黄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