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钱谷融先生追悼会今天上午在沪举行

王晓明:我们为什么习惯于称呼他“先生”?

2017年10月02日22:49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上海10月2日电(记者 姜泓冰) 今天上午,著名文艺理论家、教育家钱谷融先生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细雨蒙蒙中,近千人自发来到现场送别钱老。

灵堂内,正面悬挂的照片上,钱谷融先生依然戴着标志性的贝雷帽,带着他富有感染力的大笑;两侧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敬献的挽联:“两间余此士精诚昔肝胆著文遂向霜天留宿火,万世仰清风散淡今期颐驾鹤即茫云水证初心”。灵堂内外,迤逦着两排密密的花篮,有来自上海市、教育部等党政机关领导,有来自文化、理论界的机构和负责人,更多出自深受钱先生影响的学者、作家和学生。前来送行的人,多有白发苍苍的长者,也有不少年轻学生。

9月28日晚9时16分,钱谷融先生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平静离世,当天恰逢他的99岁生日。他是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教育家、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上海市政协第六、七届委员,原民盟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钱谷融倡导的“文学即人学”对现当代的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一生从教,淡泊名利,内心执著于美和善的追求,培养出的一大批学生都已成长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中的作家、学者。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钱谷融先生一生经历与成就后表示,老人的离去,给世人和文化界留下了巨大损失和遗憾。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教授王晓明代表钱谷融先生培养的众多学生发言,寥寥数百言,为老人的散淡、率性和高寿后面蕴藉的师道、尊严做了深切诠释。

为纪念钱谷融先生远行,特附上王晓明教授在追悼会上的发言全文——

送别先生

在今天这个场合,我们做学生的,是可以说以前不好意思当钱先生面说的话了。这样的话很多,今天只说一点:我们为什么习惯于称他“先生”,而非一般的“老师”。

他文章写得好,在学术上有特别的贡献,也是难得的好老师,但我们称他“先生”,还有别的更深的原因:一个当然是他的透彻,他常常那么随和,也愿意说自己“散淡”,但你跟他久了,就会明白,这绝非只是出自天性,它背后有很深的内心冲突,是出自长久的精神磨练,是把事情看到底了,才可能养成的应世之道,这当中的曲折、智慧和心力,我们虽不见得都能体会,但一定知道,那是我们难以企及的。

另一个,是他的依然率性,虽然洞察世事,决意低调,他却还是多有按捺不住、拍案而起的时候,我们无缘亲见他当年写《论文学是“人学”》、与那些类“御用”的文人们论战的神采,但1980年代和以后,他的屡屡仗义执言,有时甚至言辞相当激烈,却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他的精神的底蕴。

第三个,就是他的高寿了,因为这并非一般的高寿,而是一个胸怀志向、却在青壮年时期经受了许多苛待和侮辱的人的高寿,一种即便如此、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保持宽厚和从容的高寿,这样的高寿里,正有一种极高的尊严在。

从某个角度看,他一生经历的,是一个以各种方式把人往卑琐和功利的方向驱赶的世道,我们做学生的,也正以长短不同的时间,跟他一起经历这样的驱赶。但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他近距离地给我们示范:即便世道恶劣、天地局促,人还是可以保持高洁的品性,涵养人之为人的大器之志。

我深信,这才是这样的时代里的真正“尊严”的“师道”。当我们因此敬称他为“先生”、在这里送别他的时候,我们也该明白,后生者的责任何在。至少至少,他示范给我们的,我们也该示范给我们的学生,和其他远远近近的后生,如此前后接续,我们才配称他的学生,千千万万的师生如此接力,中国和中国人才有未来。

钱先生,感谢您!

(责编: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