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剧《外滩钟声》:讲述普通人的追梦历程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现实主义年代大剧《外滩钟声》刚一开播便引发观众热议。这部剧以一条老上海弄堂里几户人家改革开放后的生活变化为主线,反映了时代变迁过程中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诠释了人与人之间的暖心感情。这是一场由亲情、爱情、时代背景组成的温情大戏,剧中的主人公都怀揣着对生活的勇气,也一直温暖着身边的人。他们从“三大件”、油粮票的年代中走来,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全貌。
“三大件”这个略带怀旧的词汇,承载着一代中国人的财富梦想。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老三件”,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新三件”,再到今天的不动产、教育、保险,国人的财富梦想正一步步发生着变化。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缩影。每个时期的“三大件”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财富梦想的升级过程,也投射出群众生活方式的变迁。
在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作为“三大件”的年代里,梧桐里的街坊们一步步走向了更宽裕的生活。正如编剧李云良所说:“梧桐里的第一台冰箱、彩电,第一只传呼机,第一个大哥大的出现,都会让大家感受到温暖,这是对幸福生活的感同身受。”那些朴素的街坊情让人温暖,不突兀地渗透于情节之中,伴着主人公们一路走过。《外滩钟声》像一首老歌,每当悠扬的《东方红》旋律响起,观众总能想起那些年的点滴,它是一壶由年代陈酿出的酒,虽经年流转,但却不减醇厚。
除全景式地呈现国家经济发展脉络外,《外滩钟声》的独一无二之处还在于其是第一部在外滩海关钟楼里拍摄的电视剧。从第一个镜头开始,海关大钟便是全剧的核心意象。之所以选择“钟声”来讲故事,是因为其包含着多层浪漫唯美的含义。作为钟楼的守护人,杜家父子俩年复一年地守护大钟,在这一声声让人心生安稳的“嘀嗒”声中,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为了更好的生活忙碌着。钟声也寓意着历史的脚步不停向前,这座城里的每个人都在大钟的报时声中走向了向往的美好生活。虽然《外滩钟声》具有恢宏大气的时代气质,但其故事讲述方式却着意将细节落到实处。通过具有时代标志性、能唤起人们回忆的生活道具,带观众想起过去有老虎灶、无轨电车、牛奶瓶、麦乳精、弹子球等物件的日子,唤醒观众的集体记忆。再如,心生和佩佩到苗家看望心芳,买了麦乳精、炼乳等营养品;疤面男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四喇叭的录音机,放起了邓丽君的歌……这些场景都不乏那个时代的特点。
《外滩钟声》宛如一场时光穿梭之旅,细致地展现了改革开放后普通老百姓实现梦想的心路历程。也正是那些走在时代前沿打拼的父辈们,用自己的青春、汗水与勇气,创造出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外滩钟声》以上海为切入点,全景式呈现了国家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发展,呈现了普通人在大时代中不懈奋斗的精神与宏阔的格局。
(作者:李卉,系文化评论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