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走了多久,才迎来了《流浪地球》?【2】
“十七年文学”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十七年文学”时期,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一些科普文章作者和儿童文学作者加入了 “科学幻想小说”的创作阵营,初步形成了新中国第一代科幻创作队伍,中国的科幻小说迎来了发展高潮。
《从地球到火星》封面
1954年,郑文光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文章讲的是三个中国少年渴望宇航探险,偷开出一只飞船前往火星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复杂,但却是新中国第一篇人物、情节俱全的科幻小说。
1957年,郑文光发表了《火星建设者》,这部作品曾获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大奖,是中国第一篇获国际大奖的科幻小说。在“十七年文学”中,大多数作品都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像《火星建设者》这样用悲剧的手法来写的作品很少。
郑文光(1929~2003)
除了郑文光外,该时期还有许多可圈可点的科幻文学作品,比如迟叔昌的《旅行在1979年的海陆空》。主人公从哈尔滨出发,途经大连到上海,然后到西藏,又再回到哈尔滨,这部小说体现的是对未来交通工具的想象。
这一时期的科幻文学作品普遍充满朝气,而且当时的作者创作水平与读者的欣赏能力比较吻合,使科幻作品能够得到社会共鸣。
短暂的黄金时期
1976年春,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叶永烈发表了“文革”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
1978年,童恩正创作的科幻小说《珊瑚岛上的死光》由当时国内文学界权威刊物《人民文学》发表,不但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创作奖,并且成为了中国第一篇被改编成电影的科幻小说。
《珊瑚岛上的死光》封面
1979年,科幻作家童恩正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谈谈我对科学文艺的认识》,提出“科学文艺”应当与“科普作品”相区分,它并不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是“作为展开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充当背景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当时众多科幻作家的同意。
科幻文学到底是姓“科”还是姓“文”,这一争论在当时从未休止,部分科普作家更将“科学文艺”称作“灵魂出窍的文学”。被批判最多的是叶永烈的《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这部小说讲的是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恐龙蛋,还发现这个恐龙蛋里有活性物质——最后成功孵化出了恐龙。因此有人质疑,历经几百万年,恐龙蛋里不可能有活性物质,文中所提到的是“伪科学”。
1983年10月,《光明日报》刊发的《警惕“科幻小说”中的精神污染》一文更是将讨论上升到政治层面。中国科幻的此次短暂黄金时期也戛然而止,重归萧条与沉寂。
《2011—太空探险》封面。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对欧美科幻的引进产生了新一轮的热潮,除不断再版的古典科幻小说外,西方现代科幻作家的作品开始进入中国,如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探险》(现多译为《2001—太空漫游》),以及阿西莫夫的一些作品相继出版。同时,国内的数家科幻和科普刊物,如《科学文艺》《科幻海洋》《科学时代》等,也引进了大量西方现代科幻小说,极大地提升了中国读者对于科幻作品的欣赏水平。(注:美国的罗伯特·海因莱因、艾萨克·阿西莫夫和英国的阿瑟·克拉克被称为世界科幻“三巨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