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诗中王道:读王忆诗作之后的沉思(小引)

2019年03月30日22:53 | 来源:中国网
小字号

  “诗无达诂”,我最怕为诗人做说解文字。但我识王忆已一年有余,她的诗集在西单图书大厦发售时,诗界作手云集,我恰躬逢其盛。其后,在中国作协为她专门举办的创作研讨会上,我又比较完整地了解了她的成长和创作之路。这位年轻诗人对诗歌近乎痴迷的挚爱,语言纯粹雅洁,风格清新自然,意象奇幻瑰丽,时时令人心情激荡,激活常人钝感的神经末梢。

  读完她的诗稿《在静寂里逆生长》,掩卷沉思,久久不能平静。初读王忆诗歌,人们会因其残疾而生怜悯护惜,过度关注或选择性地强化诗中流露的几许苍凉,这自然也是可贵的人情之常,但因此也必然会产生对王忆其人其诗真境的遮蔽和误读。

  诗如其人。我观王忆,与一众表面“强哉矫”的“青青子衿”相比,无论是性格,还是在诗风上,她要更峻朗,更醇厚,视域更宽泛。她对生命的意义,人之为人的终极价值,思虑更深沉。生命的律动,成长的印迹,内心的省思,在不经意间流诸笔端,往往有言近旨远之妙得。她的意象复杂多元,这正是森罗万象的自然和瞬息万变的内心的映射。诗思歌咏中,可以感知王忆的成长。三十而立,王忆在成长,她的诗也在成长。她的诗有灵性,有生命,变动不居,不可范围,总会给你意外的惊喜。三十立于道,王忆的诗中有天道,有对自然的礼赞;她的诗中有人道,那是对生命的追寻,对终极的追问。她的诗会让你体悟到,残缺本是生命的常态。天心密云不雨,何如缺月挂疏桐?

  我观王忆的诗歌,有传统的积淀,更有生活的层垒。言志言情,不出虚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她是天生的作手。她的伤怀的歌咏,细婉低回,曲尽世相人生,令人心折神惊。善良的人们不免会自问,与王忆相比,谁曾真正活过?匆匆过客,凡俗的人生辗转名场利市,几曾有过真正的喜乐?熙熙世路,内心何曾为真正的价值泛起涟漪?读王忆诗,可以悟生之道,人生如水,应不尘不滓,不折不从,生命之流终归宁静。

  王忆的诗,单纯而不简单。面对复杂淆乱的外部世界,王忆的诗呈现的是心境波荡之后淡然安闲,达观豁然。当然,也不无惆怅,她不虚矫,直面孤独,欣羡人生清欢的可贵。这是一曲生命的恋歌,是用心代造化抒写的旁白,又似传递命运之神劳作之后的喟叹。她的单纯书写传译了生命的多样多姿,体现了文学的多重价值,书写的多样可能。王忆是译者,由其诗可明心见性,可悟为文之道,为诗之道。

  我读王忆的诗,对真实与虚相,对强壮和弱小等基本观念产生了新的理解。王忆诗中惆怅之后的释然,那种豁然阔达的宽谅,直抵人心。读王忆的诗,自然是洗心之道。你会疑惑,她莫非是造物派来人间传递春讯的信使,测试人间的寒凉与温热?读王忆的诗,你会由情及理,因器悟道,体会大道运行,不自觉地参与到王忆诗的二次创作中。在吟咏讽诵中,去寻觅诗心画意。她的诗属于每一个人。生命中总有一个时节会让你“思无邪”,照见众生平等,照见空灵真相。她的诗会让你觉得,技法原是小道。清心直说才是达道。

  读王忆的诗,还会得到历尽千帆之后的淡定从容,帮你找回人间寻常的欢乐。她对青春、情感的体味细入毫端。你会反问,谁曾用心活过?何人才得见“有情芍药含春泪”?

  王忆写作之勤,用心之深,人所共知。但此后的诗意征程中,我期待她的诗,可以不那么唯美,不那样严整,不那样精思深致。生命进入中程,既有值得回望的历史,又有可以预期的美好未来,让心花静静地开放。让诗思自然生发,偶有所偏,亦呈至乐。这可谓是诗的逆生长。

  祝福王忆。我相信她一定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哲思妙悟,以诗意熨贴人心,为这个斯文鼎盛的美好时代增添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

  注:王忆,江苏南京人,二级残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南京市作协会员,江苏好青年,南京好市民、自强模范。

(责编:王仁宏、刘军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