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处处蕴诗意,时时漾诗情

“文因景成,景借文传”,中国古典园林与诗词艺术可谓水乳交融、息息相通。园林中,特别是在名园里,我们随处都能看到古代诗歌踪迹,是地道的“诗世界”。
园林中的诗词
园林中融有诗文——最直观的体现,便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题名、楹联等多出自经典诗词。
远香堂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位于苏州拙政园中部的“远香堂”,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堂名便是取自周敦颐的这篇《爱莲说》。
远翠阁
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
尽日人不到,一尊谁与同。
凉随莲叶雨,暑避柳条风。
岂分长岑寂,明时有至公。
留园的远翠阁坐落于中部东北角,在此眺望,绿树翠竹一齐映入眼帘,有遥远之感。青翠之色,正是自然美的具体形态,清新而富有野趣。阁名来源于唐代诗人方于的《东溪别业寄吉州段郎中》。
留听阁
用古诗文题名的例子,还有拙政园的“留听阁”,取自李商隐名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以及北京的陶然亭,取自白居易的“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等等。
荷风四面亭
此外,拙政园中的荷风四面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全联句式仿济南大明湖历下亭刘凤诰所撰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出句改“面”为 “壁”,对句则化用唐李洞《山居喜故人见访》诗“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该联用一、二、三、四串起春夏秋冬景致,精妙无比。“一房山”指树叶凋零、山形倒影于池中之冬景;“半潭秋水”自是秋天;“三面柳”即春色,“四壁荷花”乃夏景,在此亭中,恰可领略园林四季之美。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