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三湾,那一夜》正式公演

2019年05月30日15:11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5月30日电 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原创话剧《三湾,那一夜》于5月29日—6月2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正式公演。该剧此前经过两轮试演,此次经过修改提高后正式亮相国家话剧院,并参加第五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

话剧《三湾,那一夜》编剧王宝社,导演殷弘毅,舞美设计史军亮,灯光设计王瑞国,主演王晖、王力夫、王勇、买龙、刘长春、王广滨等。该剧艺术化表现了“三湾改编”这一建党建军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生动展现了毛泽东同志在风云激荡中熔铸人民军队之魂的政治远见和艰难历程。

《三湾,那一夜》剧照(王昊宸/摄)

讲好革命故事 追寻赤诚初心

该剧取材于1927年9月29日晚至30日凌晨,以毛泽东同志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三湾改编”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聚焦于三湾那一夜决定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会议。“那一夜”在著名编剧王宝社看来是惊险却又伟大的一夜。十年前王宝社跟随八路军出身的父亲第一次去三湾参观时,被三湾改编的艰难历程所震撼。这十年间王宝社到各地采访积累素材,三次赴三湾采风,扎根当地体验生活,七易其稿,力争把三湾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我不是想宣传什么,是真的怀着感情,想要触摸先辈们的想法,想要弄明白,当年他们是怎样打造出了这支上下五千年从未有过的军队。”

优秀军旅导演殷弘毅表示,一提到主旋律,人们可能会有比较强烈的刻板印象,如何将历史正剧打造的更具艺术感,做出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并存的话剧难度不小。此次导演希望回归戏剧本体,展现戏剧本身的独特魅力。剧中大量对白和辩论情节,艺术化地展现出毛泽东治军思想形成的过程。该剧在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时演出,在导演殷弘毅看来意义非凡:“在革命的关键转折点上发生过的故事,会提醒我们:胜利是怎么来的?我们今天要做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初心是什么?相信观众会联系现实,得出自己的答案。”

《三湾,那一夜》塑造了青年毛泽东形象,在其与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的层层论辩交锋中,不断地突显出毛泽东深遂的历史眼光和卓越的政治智慧。剧中饰演毛泽东的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晖表示,“这个剧本让人体会到,毛泽东思想的每一句总结背后都是有故事的。有故事才能有体会,故事好,演员的台词表达出来才有力,否则就是苍白的口号。”

剧中站在毛泽东“对立面”的角色余洒度历史资料甚少,但在《三湾,那一夜》中,编剧浓墨重彩地为其打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在那一夜的会议中,余洒度为毛泽东制造了不少“麻烦”,但正是通过这一夜的针锋相对、矛盾冲突,也让真理越辩越明,让道路越来越清晰。饰演余洒度的国家话剧院青年演员王力夫表示,“余洒度这个人物值得揣摩的地方很多,如何表现出他内心的复杂、彷徨对演员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历练。”

《三湾,那一夜》剧照(王昊宸/摄)

寻求年代质感 真实打动人心

舞美设计史军亮打造出了一个接近泥土质感、质朴的三湾村落舞台空间。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生活状态中提炼出柴堆、农具、门楼等要素,构成舞美视觉空间关系。舞台上的道具利用木刻版画质感的工艺美术手法,以突显年代感和时代特征。其中土坯房、杂货铺这些与表演相结合的舞美设置,把观众真实地带回到三湾那一夜。

整个剧组在服化道各个方面苦下功夫,从细节入手,力求还原真实。军旗上的弹孔、衣服上的补丁、缠着绷带的拐杖……在这些看得见的元素之外,还有许多看不见的元素也真实取材于三湾,剧中听到的流水声,结尾的牛角号声,都是该剧音响设计周涛亲自从三湾带回来的。

《三湾,那一夜》中几处独白时感人的配乐,出自作曲张筱真之手,以《国际歌》的旋律为基础创作,小号和弦乐声为主,配以男低音的哼鸣。整体剧情依靠打击乐来推动,用打击乐来承担往常乐音的部分,争吵时的背景声、拟雷声等等,使用打击乐呈现出空间感。

不少观众看完表示,这是一台与众不同的优秀红色题材作品,剧情环环相扣,人物生动传神,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人为这段历史喝彩、为这部剧叫好。

(责编:韦衍行、丁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