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2】

2019年07月16日16:25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附:展出重点文物介绍

玉琮

琮,首创于良渚文化,为高等级贵族所有,其在后世文化中被承袭,清代时,玉琮仍为上层社会所钟爱。

良渚文化时期 琮王

出土于浙江余杭反山十二号墓,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

它内圆外方,中部贯穿,四角施刻神人兽面纹,是迄今为止雕琢最精美、品质最佳、体量最大的玉琮,堪称“琮王”。玉琮在良渚文化时期是沟通天地人神的礼器,蕴含着良渚先民的宇宙观念和精神信仰。

良渚玉璧

良渚文化时期 乾隆题诗青玉光素璧

尺寸:径14.8、内径3.9厘米

玉表面满布赭黄沁色,并有深色斑,色彩斑驳。圆周修治不甚规整。一面左侧镌刻隶书御题诗《詠漢玉素璧》:“古色千年穆且沈,肉徑五寸好分三。琢如不限蒲兮穀,執者誰知子與男。何代火炎崑嶠逮(此璧似經火),猶餘霞起赤城含。朱公疑獄分厚薄,常理居然是美談。”乾隆己丑仲夏月御题。另一侧刻篆字“乾隆御玩”椭圆章。

玉璧原为清宫旧藏,清末流散出宫,后被章乃器先生收藏,1954年捐献给故宫博物院。

佩饰

良渚文化时期上层社会的头饰和配饰在体现其身份地位的同时,其造型、式样也是别出心裁。

良渚文化时期 三叉形器

出土于浙江余杭瑶山遗址,高4.8厘米、宽8.5厘米、厚0.8厘米

三叉形器是男性专用头饰,由三叉及中叉的贯穿组成,中叉的上方配伍玉管。三叉形器的使用如同簪子一样,中叉上方的配伍玉管可以使中叉的长度得到延伸,从而显示出佩戴者的性别和权力。

(责编:韦衍行、丁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