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奖词和获奖感言来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举行
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 10月14日晚,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并为获奖作家颁奖。他强调,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面精神旗帜,坚持人民立场,强化历史担当,满怀时代激情,创作推出更多精品力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黄坤明向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家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为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作出贡献的作家们表示感谢。他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广大作家艺术家深入贯彻党的文艺方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深入群众、扎根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结出累累硕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广大作家艺术家牢记初心使命、坚守艺术理想,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光明宽广的中国道路,用饱满的热情激励顽强奋斗的中国精神,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黄坤明、王晓晖、铁凝、吉狄马加、李敬泽分别为获奖作家梁晓声、徐怀中、徐则臣、陈彦、李洱颁奖。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钱小芊主持颁奖典礼,中国作协主席、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主任铁凝致辞,来自各界的代表600余人参加颁奖典礼。
图为五位获奖者(从左到右):徐则臣、陈彦、徐怀中、梁晓声、李洱。
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词及获奖感言
《人世间》(梁晓声)
【授奖词】在《人世间》中,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他坚持和光大现实主义传统,重申理想主义价值,气象正大而情感深沉,显示了审美与历史的统一、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获奖感言】正如大家所明了的,文化不论对于个人好心性的养成,还是对于国家乃至全人类可持续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决定人类有能力做什么,科技决定人类可以做到什么水平,文化省思哪些事应该做,而哪些事不应该做。故所以然,从党中央到国务院,一向特别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文学只不过是文学,并不等同于文化,也不约等于。但文学是其它各艺术门类的酵母,“文艺”二字注释了此种关系。若将文艺从文化内涵中剥离出来,文化便很容易成为束之高阁的学问,结果对于最广大的人们失去了感染力。用时下流行的说法那就是“不接地气”了。中国的文化在影响世道人心方面,责任格外沉重。正如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多么庄严正大的信念。中国文化的责任如此长路漫漫而求索不易,靠什么助其一臂之力呢?身为作家,60岁以后我常想这个问题,并且首先想到的是文化的长子文学。我认为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文学对文化影响世道人心的使命,具有责无旁贷的义务。但人们对文学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文学不可能也不应该自囿于某一种理念。囿于任何一种理念的文学,其结果必然是作茧自缚。但文化的生态园不论何等的多种多样,如果偏偏缺少为文化之沉重的使命而分担一点儿作用的文学,则这样文化的生态是遗憾显然的。我倍觉荣幸的是,与我同时获奖的4位作家同行,不论是年长于我的前辈,还是年轻于我的新老朋友,都以自己的作品参与了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拾遗补缺”。我们的作品风格迥异,文学精神却基本一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