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文化专题>>人民日报进乡村

金米村说脱贫

2020年06月16日08:49 |
小字号

“人民日报进乡村”第一期《一种情怀与一个百年的承诺·党报人的脱贫攻坚时刻》于6月15日上午10:00重磅推出。“金台书声”读书会邀约人民日报社编辑记者连线陕西商洛金米村,共话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交流荟摘取当地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群众的真切感言,以飨读者。

李豫琦:兴产业、抓就业、强基础、拔穷根、激活力

陕西省商洛市委副书记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探索,如何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同步迈上小康路。我们的主要措施可以归纳为五个词,即“兴产业、抓就业、强基础、拔穷根、激活力”。

所谓兴产业,就是大力发展脱贫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所谓抓就业,就是多措并举拓宽渠道,千方百计促进群众稳定就业增收。

所谓强基础,就是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所谓拔穷根,就是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着力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

所谓激活力,就是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张培:养出好耳子、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陕西省柞水县副县长

(在人民日报直播间带货)这件事情给我们的启发很大,给我本人的触动也很大。因为对我们山区的县域来说,直播带货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通过这样一次直观的接触、直观的参与,我们逐渐感到电商直播带货,正在成为一种扶贫助农的重要方式,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正在成为我们山区贫困群众增收的一个创新性的举措。

在脱贫攻坚这段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的帮扶干部告别城市,告别家人,走进大山,倾情帮扶。柞水的群众,也相信幸福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在房前屋后栽种木耳,希望借助于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养出好耳子、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安怡:金米村话今昔

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党委书记

金米村地处秦岭腹地,是一个山多地少的小山村。虽说这个村子叫金米,但实际上不产米,过去人们主要还是依靠种植玉米、土豆换取一些米面、细粮。我们总结它是一个土地少,技能人才少,群众文化程度低,收入低,基础条件差的贫困村。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始终把增加群众收入和改变乡村面貌作为工作重点,精准施策、精准绣花。一方面我们将发展产业作为群众增收的一个主要途径,结合我们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群众的种养习惯,我们把木耳产业确定为脱贫的主导产业来抓,先后引进了五家农业龙头企业,建成年产两千万袋菌包的生产厂和一千吨的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另外一方面,我们在整个村域内实施了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整治。升级了主干道路,硬化了通村道路,新修了河堤,整体推进和改造网络覆盖等重点项目。同时,村上的学校、卫生室以及公共配套的一些服务一应俱全,过去群众口中的金米无米的穷山沟,现在的村容村貌已经焕然一新,发展环境全面优化,绿水青山生机盎然,成为了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家园。

肖青松:希望日子越过越红火

金米村村民

我们村以前住的都是土房,走的是土路,天晴了一身灰,下雨了两脚泥,出门办个事也比较难。辛辛苦苦一年劳作,勉强能够个温饱。自从脱贫攻坚来了以后,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也稳定了。我们的道路也硬化了。现在我们也住上楼房了,还有一部分人是享受了移民搬迁,像城里人,很多人开上小汽车,人人都用上了手机。现在我们整个村子,墙变白了,院子干净了,生活习惯也改善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茶余饭后,跳跳广场舞、下棋,还有在休闲长廊锻炼身体。以前都是靠天吃饭,有些出门打工,现在我们村越建越好,木耳产业发展起来,很多人都回到村里来发展,大家现在都能在家门口挣到钱,还能照顾到家,我们很满意,也很高兴。我今年承包了两个木耳大棚,一年能挣四万多块钱,我还想继续承包木耳大棚,挣更多的钱,让家人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挣到钱了,争取还想买个小汽车。

李旭瑛:手机直播成为新农活

金米村带货主播

我能感觉到网购时代,网购直播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叔叔阿姨们都能很好接受这样一个新的方式。数字乡村新业态不断涌现,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对于我们今天相当数量中国的乡亲们来说,手机不仅仅是用来打打电话发发短信而已,更是一个生产工具,动动手指,点点屏幕,网上接接单。在广大农村,手机直播已经成为一个新农活。

(来源: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部微信公众号)

(责编:蒋波、丁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