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文化专题>>人民日报进乡村

一位老“三农”记者的扶贫记忆

2020年06月17日15:47 | 来源:交流荟
小字号
原标题:一位老“三农”记者的扶贫记忆

“人民日报进乡村”第一期《一种情怀与一个百年的承诺·党报人的脱贫攻坚时刻》于6月15日播出。“金台书声”读书会邀约人民日报社编辑记者连线陕西商洛金米村,共话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本期活动在人民网、人民视频播出后,总观看量600多万,学习强国、商洛新闻网、西部网、凤凰网、安康新闻网等多家平台转发,获赞十几万,留言上千条。快手平台观看热度548万,点赞14.1万,瞬时观看量高峰2万+,热搜榜排名第8。播出期间,在陕西“秦岭云”融媒体平台108个客户端上,共吸引19.1万人次进入直播间观看。

交流荟在此撷取其中的精彩发言,配有节目视频片段,分三期呈现,以飨读者。

赵永平

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副主任

在乌蒙山区感受脱贫攻坚有多难:

石旮旯长出VC王

 

你真正到一线之后,才能感受到脱贫攻坚到底有多艰,比如说有一年我在贵州乌蒙山区深度贫困村贾西村采访,感觉到脱贫攻坚确实不容易。贾西村是这样一个村,在乌蒙山区是属于比较典型的大石山区,交通很不便,村里的地基本上都是山,抬头是山,低头还是山。村民一户不到一亩地,都在山上。因为都是石头山,你要种的话,就可能需要从山脚下拿筐弄点土背着上山,很多田叫巴掌田,比巴掌也大不了多少,一块地能种两棵玉米,下一场大雨,土冲走了,地就没有了。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这样的村子怎么脱贫?去之前我看了一些材料,觉得很费解的。

去了之后了解到,这个村后来有一个返乡的能人,原来在外面做生意,也是觉得自己想为家乡做点贡献,就发现山上长了一种叫刺梨的这个东西,是他们山上的野果子,吃起来比较涩,大家也不在意。他在外面发现这个东西是VC之王,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它的VC含量是苹果的500倍,是橙子大概80倍左右。这个东西就从里面提取出来,他觉得有价值。这种东西特别适合在石头山上长,耐旱,耐贫瘠,而且还能保持水土。在石头山上种这个东西,土就不容易流失,能扎根扎下去,他回来就干这个事。

干扶贫产业,光靠自己很难,所以,正好赶上新一轮脱贫攻坚,镇里面就把这个定为周边的一个主导扶贫产业,50多个村干部跟着这个人,这个人叫聂德勇(音),和老百姓一起包山头,包了四年,最后这个产业终于成功了。现在几万亩的刺梨产业园,县里面搞了刺梨加工厂,做刺梨果汁,有的就是提取VC,销路就很好。这样把一个原来感觉什么都没有希望的贫困村的命运就改变了。

当时我记得这个村里面有一个40多岁的人,原来是贫困户,现在已经成了种刺梨的一个大户了。他说过一句话,我感受很深。他说现在大家都说小康,我说你对小康有什么理解。他说小时候觉得每天能吃上一块糖,这就很幸福了,他觉得那就是好生活了。后来长大之后,他们这个地方很穷,觉得能每天吃上白米饭,偶尔能有一顿肉吃,偶尔喝一顿酒,这就是赛神仙般的生活了。有了这个产业之后,他现在在那边包了几片刺梨园子,他带着其他贫困户一起,已经脱贫了。他现在觉得要把这个产业搞起来,把村里面的房子安居工程建起来,让孩子们有好学上,带领大家一起奔这样的生活才叫小康。小康在他的眼里面就与时俱进了,有时代的印记了。

在海东感受产业扶贫有多艰:

711次试验与富硒马铃薯的诞生

刚才大家都提到产业扶贫是脱贫的根本。真正搞产业也确实是不容易的,因为在青海海东的时候有一个特色产业是富硒产业。海东,我了解的,在国内,土壤富硒含量是最高的,海东地区有840平方公里的土壤都是富硒的。但是富硒的土,你要长出富硒的产品出来。我一开始理解,你种下去可能长出来就是富硒了,事实上真没那么容易。当时有一个能人带着大家干,他自己贴了好几百万进去,干了五年,做了710次试验,前几次种富硒马铃薯,种出来之后一检测,跟普通马铃薯一样。土地里的硒到不了植物里。不可能说很简单的就进去了。后来就一直做,最后跟着他一起的贫困户就只剩下一户了,这一户还执着的跟着他,这一户也是被他感动了,他抛家舍业跑到青海一直搞扶贫,结果711次的时候成功了,就这一个成功了,这个产业就做大了。因为富硒产品的价值,富硒产品基本上是抗癌的,一下子翻了好几倍,现在他整个产业带动了当地三千多户人脱贫。

(来源: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部微信公众号)

(责编:蒋波、丁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