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文化专题>>人民日报进乡村

减贫扶贫,党报人的牵挂

2020年06月22日10:12 |
小字号

对于中国脱贫减贫事业,人民日报记者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他们用新闻舆论这种特殊的方式,见证并且记录中国脱贫攻坚这个伟大奇迹。一篇篇报道,字里行间,流淌着他们深沉的人民情怀和家国担当。

用脚底板丈量今日中国的伟大变迁

赵鹏,人民日报海南分社社长,1994年9月至2018年在福建工作,曾到宁德围绕“摆脱贫困”主题进行采访。

赵鹏:我到福建工作后第一出差采访的地区就是宁德,原因就是闽东地区是贫困区。当时人民日报驻地记者站有个传统,新来的年轻记者要先从当地最贫困的地区跑起。所以我对闽东老区风土人情以及贫困的状况有所了解,也对于闽东人民戮力同心、矢志不渝地与贫困做斗争的印象更为深刻。

2016年我们到赤溪采访期间,因为是新春走基层调研,气温很冷,天气还时不时飘起小雨。下山溪村自从上世纪80年代就搬迁到了赤溪村主村来,这个自然村早就基本荒废了。为了更了解当时贫困状况,我们决定去探寻下山溪自然村。

《“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记》(2016年2月1日10版)

山路被茅草重重掩住,几乎很难找到。而且刚下过几场冬雨,山路又陡又窄又滑,好几次一步没踩稳滑倒,顺手一拉两旁的茅草,手里就两条血印子。原址非常狭小,就是陡峭的山坡边一小块平地,四周就是悬崖,群众就是在悬崖边上种些地瓜,靠此维生。这种环境和条件,生存都难,当然就更何谈发展、谈何致富。因此,我对搞搬迁、搞造福工程有了更深的体会。

下山溪村居民住的茅草屋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无论当下外界条件、辅助条件变得如何发达,都不能取代用脚底板一步一步丈量今日中国的伟大变迁,都不能取代用扎扎实实的实践为理论注入鲜活生命力的时代记录。能参与赤溪村报道是我个人荣幸,也是一种缘份。

把镜头更多地投向乡村

唐维红,人民网党委委员、董事、副总裁。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同正在赤溪村采访的人民网记者连线。唐维红和同事们一道,在赤溪村完成了这次直播报道任务。

唐维红:赤溪村循序渐进、改天换地的奋斗历程,就是乡亲们按照总书记 “滴水穿石” “久久为功” “弱鸟先飞”要求,持续奋斗的结果。赤溪村的脱贫实践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非常好的样本,也印证了扶贫要因地制宜、要精准发力。

如今的赤溪村生活富足、环境优美,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村里的乡亲们告诉我们,春节那几天,因为游客太多,村里像城里一样堵车了。不少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村中道路平坦,道路两侧开有白茶店、特产店、农家乐、大小超市,很热闹。乡亲们说起他们的生活,谈起日后的打算,那种幸福感和满足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四年前去赤溪村直播报道,当时在乡村进行网络直播还是件新鲜事。从那以后,我们越来越多地把直播点放在了乡村。策划推出了“看美丽乡村,庆改革开放”系列直播,开展了农民丰收节70地庆丰收全媒体直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我们会把镜头更多地投向广阔的乡村,讲好扶贫故事,展示扶贫经验,见证全面脱贫。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朱隽,人民日报农业农村领域记者,曾多次到贫困地区实地采访,多篇报道引发热烈反响。

朱隽:人民日报农村报道团队经历了一代代的传承,有一种精神力量始终都在,那就是脚底有泥,心中才有底,始终在用农民的话,为农民说话。因为作为人民日报的记者,“人民”这两个字分量很重。

贫困山区、贫困乡村,我们每年都要去、还要多次去。这些地方通常比较偏远,交通还不太方便,辗转的过程中,晕车是家常便饭。即便是这样,大家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通常是白天到田间地头、院坝农家、村里的小学、卫生室,深度体验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聆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期盼。晚上开座谈会、整理采访笔记,经常是会开完就已经10点多,整理好笔记已经是深夜。没有人喊苦,因为大家把这样的采访当成调研精准扶贫的好机会,零距离了解乡土中国的好窗口。

作为新时代的农村记者,我们会继承好发扬好党报农村报道的优良传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部微信公众号)

(责编:蒋波、丁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