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电影特别策划第二期
文艺星开讲丨贾玲:《你好,李焕英》是献给妈妈的电影
编者按:“春节档”将至,多部电影佳作蓄势待发。各地影院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为满足就地过年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驾护航。人民网“文艺星开讲”推出春节档电影特别策划,邀请部分影片主创讲述电影拍摄幕后故事,为欢乐吉祥年增添更多喜庆“年味”!
“这是一部拍给妈妈的电影,不光是拍给我的母亲,也是献给观众们的母亲。”《你好,李焕英》即将上映,贾玲在做客人民网“文艺星开讲”时表示,电影改编自2016年同名小品,是根据自己与母亲的共同经历、回忆创作而成,甚至影片中很多台词都是母亲曾说过的话。现实生活中,李焕英正是贾玲母亲的名字。贾玲坦言,《你好,李焕英》不是小品的简单复刻,也不是过度的私人缅怀,而是用轻松愉快的方式,“把妈妈李焕英介绍给大家”。
“小品中的悬念,在电影中一一揭晓”
人民网文娱:2016年,小品《你好,李焕英》一炮而红,这是你首次将个人生活体验与小品相结合。时隔四年,为何要把这个小品搬上大银幕?
贾玲:其实一直都有这个想法,想把妈妈的故事拍成电影,也想挑战一下自己作为导演的能力。希望更多观众看了这部电影,能够去珍惜身边人,去感受亲情的温暖,同时也把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带给大家。
人民网文娱:如果不是这个故事,还会做导演么?是否有备选剧本?
贾玲:妈妈离开之后,几乎再也找不到能让自己打从心底里觉得高兴的事情。四年前,小品《你好,李焕英》便是在这种心情下创作而成。演完小品后,我心里的遗憾好像能消解一些。
第一次当导演就拍喜剧电影,没有备选剧本,唯有努力完成。这是讲述我妈妈的一部作品,想把她介绍给更多观众认识,也想尽可能地还原我心里的那个李焕英,所以肯定是想自己当导演的。
贾玲剧照。片方供图
人民网文娱:电影与小品相比,做了哪些“变”与“不变”?
贾玲:故事的主题没有改变,但是电影需要更多丰富的细节设置和人物设定,要用更多前因后果合理化,对表演的考验也更大。小品中的许多悬念,比如母亲与初恋的发展、又是如何与父亲走到一起等等,都将在电影中一一揭晓。
电影不是小品的简单复刻,也不是过度的私人缅怀,而是用轻松愉快的方式,用喜剧人的方式,把妈妈李焕英介绍给大家。
人民网文娱:影片中谁的表演最满意?
贾玲:其实都演得挺不错的,给了我不少惊喜。比如沈腾,每次我想要的包袱点他都表达得十分精准;还有张小斐和刘佳老师,她们都是演我的妈妈,所以当我看到她们的表演如“复刻”一般,我会触景生情泣不成声。
“逗乐观众,我的套路就是真诚”
人民网文娱:塑造好围绕主角身边的“闲笔”人物,也会让观众入戏、产生共情。在这方面,你做了哪些功课和努力?
贾玲:其实不只是电影,作为一个喜剧演员和创作者,我会关注社会民生新闻,去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设身处地的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电影开拍之前,我做了很多专业知识方面的功课,也请教了一些知名导演,他们给了我不少帮助和建议,非常感恩。
贾玲剧照。片方供图
人民网文娱:如何将自己对生活的体悟融入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感悟和经验分享?
贾玲:这部电影有一些艺术创作的形式在其中,比如“穿越”回母亲的青春年代,以闺蜜的方式见证她成为母亲之前的懵懂与悸动,这种平视的叙事角度是容易共情的。
拍电影真的不容易,自导自演更不容易啊。服化组、灯光组、录音组、摄影组、现场制片组、美术道具组等,大家既有各自分工也要配合协作。通过这次当导演,更加认识到了沟通的重要性。
人民网文娱:“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何把握好改编、创作的“度”?
贾玲:还是要在真实的基础上,把想要表达的情感表达清楚。虽然是用喜剧的方法来“说话”,但不能为了逗乐观众刻意浮夸。如果说喜剧有什么固定套路,我的套路就是真诚。
“喜剧是我还在奋斗和热爱的事业”
人民网文娱:对你来说,让自己开心的小窍门是什么?
贾玲:没有什么不快乐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我不开心的时候,都会奖励自己吃一顿好吃的。
人民网文娱:创作电影这一年,最大的收获和成长是什么?
贾玲:无论拍摄经验还是电影专业知识方面都得到了成长,还收获了很多压力和焦虑,哈哈。
人民网文娱:凭借2011年央视春晚相声《芝麻开门》而被大众熟知,师承于著名笑星冯巩。从事喜剧表演多年,今后会以喜剧电影为主么?
贾玲:喜剧创作表演是我还在奋斗和热爱的事业。因为我是喜剧演员出身,相对而言喜剧是我的强项,至于是否会以喜剧电影为主,还是要看剧本是否打动我,其他题材也是有可能的。
人民网文娱:对于喜剧电影的未来,有着怎样的期待?
贾玲:非常有信心,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优秀的喜剧作品,相信未来会有更优质的喜剧电影出现,我也会继续努力的。
延伸阅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