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精湛技艺 妙手回春(薪火相传)

——上海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传承记

张力程
2021年04月03日05:3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图①为不当修复的元青花。
  图②为修复前拆解和清洗的瓷片。
  图③为最终修复后的元青花。
  图④图⑤为修复前后的明宣德红釉梨式壶对比图。

  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明代宣德红釉梨式壶。你很难想象在修复前它已经碎裂成10余片,把手和底足都缺损严重。但其优美的器形,发色纯正的红釉,是典型的“宣红”,代表了宣德时期铜红釉烧制的极高艺术水准。为了使这件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瓷器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修复师们详细查阅了同类完整器的图文资料,确定了修复依据,绘制了图样,对经过清洗的残片通过细致的粘接、补配和打磨,恢复了器物的原有形状。这件红釉瓷器的釉色变化极为丰富,有的地方黑红,有的地方红色偏浅,同时又呈现了高温烧造导致的红釉流淌的动势,大大提高了作色的难度。修复师经过无数次颜色的调配,对釉色的流淌性进行了精心模仿,最终使这件宣德红釉梨式壶呈现出“浑然一体,补处莫分”的效果。

  “差处不可容一毫”

  一件残破的陶瓷要恢复如初,需经过清洗、粘接、补缺、打磨、全色等步骤。上海博物馆古陶瓷修复技艺的传统,便是在对各类型陶瓷器的特点熟习于心的基础上,力求将每一个步骤都进行到“差处不可容一毫”的极致地步,使补缺部分上色后达到和原器浑然一体的效果,达到所谓的“无迹可寻”。

  瓷片的粘接和补缺处材料的打磨,必须做到指尖触之无丝毫滞涩的程度,才能确保全色这一关键步骤能顺利进行。正是在这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上,体现了上海博物馆古陶瓷修复技艺最为突出的两个技术特点。

  首先是笔绘与喷绘相结合的全色技法。以融入书画功底的笔绘技法,根据原器的釉彩走势精准接笔、灵活表现纹饰的动感,辅之喷笔绘制的浓淡和晕散来体现色彩变化的微妙节奏,同时提升上色的效率,如此取两种技法之所长,保证全色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忠实再现原器图案的意境和韵味。

  其次是高超的古陶瓷色彩质感复原技术。在全面掌握不同色釉显色特点的前提下,充分实验不同修复材料的物理与化学特性,选取最为适合的色料和媒介剂的组合,以点、染、描、绘等多种上色方式,使陶瓷的颜色和质感得到最为逼真的模拟和呈现。这样的核心技术确保了不同时期各个窑口的古陶瓷都能被修复到肉眼几乎看不出处理痕迹的展陈效果。

  一以贯之的师徒制

  “古陶瓷修复技艺”是一项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技艺,其发端可追溯到上世纪。上海当时是重要的艺术集散地,各式古玩店遍地开花。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修复技艺第一代传人饶鸿发是当时修复古董文玩的一位巧匠,尤其擅长修古陶瓷。他在修复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系统总结了古陶瓷修复技艺的全套手法、工序和材料,成为当时上海滩古陶瓷修复行业中首屈一指的大师级人物。1958年,上海博物馆设立文物修复工场,饶鸿发和当时其他几位古董修复行的顶尖高手一起被聘入馆,专职从事古陶瓷修复工作。上海博物馆也成为国内最早设立古陶瓷修复岗位的博物馆之一。

  饶鸿发以精湛的技艺修复了大量国宝级文物。与此同时,他在馆内收徒授业,其技艺至今已传承四代。目前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修复团队共有4名成员,个个身怀绝技。第二代传人之一的胡渐宜早年在上海模具厂工作,主要从事模具喷色,进入上海博物馆后,利用原先的技术特长改良了笔绘修复的技法,开创了喷绘修复,提高了修复效率,也使修复后的视觉效果更为自然逼真。第三代传人之一的蒋道银师从胡渐宜,开创了“瓷配瓷”的修复技法,并就这项技艺撰写了专著《古陶瓷修复技艺》,为业内广泛推崇。他的弟子、第四代传人杨蕴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首次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古陶瓷的修复和复制中,并在2018年全国文物修复技能大赛“瓷器修复”项目中获得一等奖。另一位第四代传人卜卫民则研究东西方古陶瓷修复理念,尝试运用多种新型清洗材料和作色材料,其出色的技艺在2009年被认证为首批“上海市职工岗位绝技绝招”。如今这两位老师也分别带出了学生。

  一以贯之的师徒制是精湛技艺完整传承的保障,而每一代修复师的钻研进取使得古陶瓷修复这株老树不断发出新枝。

  “请进来,走出去”

  有异于过去古董行技艺的秘不示人,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修复团队始终秉持保护文物的公心和社会责任感,不仅在馆内以“师承制”模式传承,同时也培养了大批馆外的古陶瓷修复人才。

  早在1997年,蒋道银便受国家文物局邀请在扬州开设了古陶瓷修复技艺培训班,当时的学员如今都已成为古陶瓷修复领域的资深专家。“请进来,走出去”是上海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一直贯彻的培养模式,即一方面邀请其他文博机构的修复人员来上海博物馆实习培训,一方面派出团队前往技术力量薄弱和地处偏远地区的文博单位进行现场授课,形成提供长期技术支持的合作机制。近年来上海博物馆还与本地多家高校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合作,共同培养古陶瓷修复人才。

  60余年来,上海博物馆古陶瓷修复团队为本馆和国内各省市博物馆、考古机构、海外文博机构修复了数千件藏品,其中不乏国家一级文物,如元青花双龙四系扁壶、成化素三彩鸭熏等,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从石器时期的陶器到各朝各代不同窑口的瓷器,无论原先破损得多严重,经过上海博物馆修复师们的双手,都宛如“重生”,表面的釉彩以一种完整的姿态展现出来,在博物馆柔和的灯光中,向人们诉说着历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修复理念的更新,上博的古陶瓷修复技艺也在与时俱进,在尊重文物原有历史文化信息的基础上,以更符合现代文物修复理念的最小干预、可逆性等原则进行保护修复。以一件馆藏元青花花卉纹套盒的修复为例,这件文物之前经过了不当修复,修复材料已经老化。通过对这件器物的拆解和清洗,去除了原有的修复材料,对整个套盒的上百片瓷片进行了预拼接,确保对器型的理解无误后再粘接成型。对缺损的部分用与该器物胎釉颜色接近的材料补配,精心打磨出套盒口沿的菱花瓣壶造型,使补配部分与原器物衔接自然。由于盖口缺损严重,缺乏补全青花图案的依据,特意选择以留白的方式,使观众和研究者能够看到原始的破碎状态和器物本来的风貌。

  针对传统修复偏重最终修复效果而缺乏过程记录的问题,目前在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已形成了有序记录从病害诊断到保护修复的严密流程。在修复前通过X射线衍射等大型分析仪器对文物的保存状况和工艺信息充分提取,利用3D扫描技术全面记录文物,制订完备的文物档案和合理的修复策略。在修复材料的选择上也更为科学环保,确保使用的材料不会对文物本体造成影响。3D打印技术在陶瓷补缺中的成功应用,则是非遗技术与科技手段融合的典型例证。

  2020年12月,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修复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意味着,这门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传统技艺,在保持自身技术精髓的同时将更具活力,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背景下的文物保护。

  版式设计: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03日 08 版)

(责编:郝江震、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