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我們的文化自信,不僅源自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悠久歷史,更源自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產生的一切優秀文藝作品,以及創作這些作品的德藝雙馨的文化大家。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懷揣對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敬畏之心,人民網推出融媒體文藝欄目《見証人丨致敬改革開放40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邀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當代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藝術大家,分享其求藝之路的藝術探索與思想感悟,呈上對改革開放40年文藝發展最具詩意的表達,通過有情感、有溫度、有底蘊的人物呈現,彰顯藝術作品的時代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我作為一個中國作家,講故事實際上是在講述中國人民、中國歷史、中國生活。
這個故事是我、我的家人們、我的鄉親們的親身經歷與個人經驗所成的故事,或是我在個人經驗和他人故事的基礎上想象出來的故事。這些故事根源都是中國的歷史生活和當代生活。而當代生活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中國的歷史生活的延續。
我要做的,是將這些人的品質公之於眾。因為這些普通人身上的寶貴品質,是一個民族能夠在苦難中不墮落的根本保障。國家的進步帶動著每一片土地的變遷,而文學的筆正是要緊緊相隨,如實記錄反映這種變化。
改革開放是一次全面的解放,它激活了作家們前所未有的創作熱情。最顯著的成就是涌現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作家和作品。上世紀80年代,我這個年齡段的作家、老一代作家、年輕一代作家都在積極創作。大量具有新意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紛紛出現,對於豐富文化生活、陶冶人們性情、提高感情質量,發揮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中國文學的寶貴品質在於始終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中國文學從來沒有脫離過現實,永遠跟現實緊密結合。
我們每一部優秀作品裡面,都跳動著時代的脈搏,時代在進步的同時,以反映生活為主要任務的文學創作也在不斷進步,因為文學永遠跟時代同步前進。
中國當代文學是世界文學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最有影響力、最有活力的部分。中國文學的繁榮,將改變世界文學的格局。這種成就與改革開放的成果是密不可分的。由於改革開放,讓我們能夠同步了解西方同行們所做的工作,在比較、反思、閱讀、借鑒的過程中獲得對自我的客觀評價,從精神層面尋找東西方之間的共鳴之處。
人們常說文藝是一座百花園,實際上文學也是一座百花園。我國文壇每隔十年會出現一代作家群體。作家一茬又一茬,一批又一批。文學百花園中百花爭艷,而我的作品只是百花園裡的一朵花,還不知道是香花還是臭花。
我希望能夠在講述故事的同時,豐富漢語的使用,因為講述故事最終的目的是在追求漢語使用的過程中,使民族語言得到豐富。
七月驕陽似火。雖是清晨,暑氣卻開始蒸騰。八時剛過,莫言走進北師大莫言國際寫作中心的辦公室,沏上一壺茶,開始靜靜寫作。屋外綠樹搖曳,陽光透過枝葉洒下點點金光,為炎炎夏日帶來一絲清涼。
不一會兒,屋裡傳來陣陣噼裡啪啦的鍵盤敲擊聲,我們則在旁邊的會客間裡調光布景,輕手輕腳地做著訪談前的准備。正當一切布置妥當,莫言也來到了會客間,穿著一件橘紅藍白相間的格子襯衣,時尚中透著幾分文藝范兒。眼前的……
2018年8月3日 第一期
2018年8月10日 第二期
2018年8月17日 第三期
2018年8月24日 第四期
2018年8月31日 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