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獨家]為何大家對閻肅評價那麼高?
  •     “就這樣,你輕輕地走了,那一顆赤子之心喲,從哨所到軍港,從雄鷹到藍天,讓大江南北家喻戶曉……”這是前來送別閻老的親友們為這位德藝雙馨的老人所創作的詩篇,緬懷這位可敬、可愛的老人。
閻肅追悼會 歌迷為送別等一宿[組圖]
  •     大清早靈堂還沒開門,大批群眾、空軍官兵列隊准備為老先生送行,有歌迷為送別在門口等了一宿,不少圈內藝人和老藝術家也來到現場或敬送花圈。
名家悼念閻肅:藝術大師忠魂隕落
  •     李光曦、劉秉義、姜昆、徐沛東、六小齡童等多位來自文藝界的名人通過人民網文化頻道表達他們的深切哀悼,並深情講述了他們眼中德藝雙馨的閻老。
劉雲山:學習閻肅同志的崇高精神

名家追憶

人物介紹

  閻肅(原名閻志揚),1930年5月9日出生於河北保定,重慶大學畢業,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創作員、文學家、劇作家、詞作家、國家一級編劇。
  195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6月入伍,歷任西南軍區文工團分隊長,空軍歌劇團編導組組長,空軍歌舞劇團創作員,中國劇協第三、四屆理事。創作的歌詞《我愛祖國的藍天》、《下四川》1964年獲第三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會演創作優秀獎。歌劇《江姐》1977年獲第四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會演創作獎。與他人合作的歌劇《憶娘》、京劇《紅燈照》1979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創作一等獎。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劇協副主席,中國音協委員。
  2016年2月12日凌晨,閻肅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6歲。

 

珍貴舊照

名家談閻肅

經典作品盤點

  • 歌劇《江姐》
196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將小說《紅岩》中有關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劇舞台,這就是歌劇《江姐》﹔此劇由閻肅編劇,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歌劇《江姐》 196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將小說《紅岩》中有關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劇舞台,這就是歌劇《江姐》﹔此劇由閻肅編劇,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
  • 歌劇《黨的女兒》
與電影版《黨的女兒》一樣,歌劇版《黨的女兒》也同樣受到了觀眾的青睞,如今已演了近百場,並加入了紅色經典劇目的行列。歌劇《黨的女兒》 與電影版《黨的女兒》一樣,歌劇版《黨的女兒》也同樣受到了觀眾的青睞,如今已演了近百場,並加入了紅色經典劇目的行列。
  • 京劇《紅色娘子軍》
講述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英勇斗爭,圍繞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用寫實的手法突出反映了舊社會婦女在反抗和斗爭中成長的典型事例。京劇《紅色娘子軍》 講述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英勇斗爭,圍繞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用寫實的手法突出反映了舊社會婦女在反抗和斗爭中成長的典型事例。
  • 京劇《紅燈照》
《紅燈照》1977年由中國京劇院四團演出。編劇呂瑞明、閻肅,主演楊秋玲、劉長瑜等。此劇在1979年榮獲文化部頒發的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劇本創作一等獎,演出一等獎。京劇《紅燈照》 《紅燈照》1977年由中國京劇院四團演出。編劇呂瑞明、閻肅,主演楊秋玲、劉長瑜等。此劇在1979年榮獲文化部頒發的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劇本創作一等獎,演出一等獎。
  • 歌曲《敢問路在何方》
《敢問路在何方》是許鏡清譜曲,閻肅作詞的一首歌曲,由張暴默首唱[1]  ,是1986年電視連續劇《西游記》插曲和主題歌,在第11集后由蔣大為演唱。

歌曲《敢問路在何方》 《敢問路在何方》是許鏡清譜曲,閻肅作詞的一首歌曲,由張暴默首唱[1] ,是1986年電視連續劇《西游記》插曲和主題歌,在第11集后由蔣大為演唱。
  • 《前門情思大碗茶》
《前門情思大碗茶》,閻肅作詞,姚明作曲,是姚明為了感謝杭天琪唱紅《故鄉是北京》而專門為杭天琪寫的,創作於1989年夏天。劉曉慶也喜歡演唱這首歌曲,收錄於專輯《中國戲歌》之中。
《前門情思大碗茶》 《前門情思大碗茶》,閻肅作詞,姚明作曲,是姚明為了感謝杭天琪唱紅《故鄉是北京》而專門為杭天琪寫的,創作於1989年夏天。劉曉慶也喜歡演唱這首歌曲,收錄於專輯《中國戲歌》之中。
  • 《我愛祖國的藍天》
1959年春節一過,閻肅來到空軍航空兵某部當兵鍛煉。一天,閻肅看著天空心裡一動:“地上的他和天上的他,心都在天上。對,我們都愛這片藍天。”當晚,閻肅就把激情傾注進《我愛祖國的藍天》的歌詞。《我愛祖國的藍天》 1959年春節一過,閻肅來到空軍航空兵某部當兵鍛煉。一天,閻肅看著天空心裡一動:“地上的他和天上的他,心都在天上。對,我們都愛這片藍天。”當晚,閻肅就把激情傾注進《我愛祖國的藍天》的歌詞。
  • 《軍營男子漢》
1986年,閻肅來到沈陽空軍瓦房店場站採風。他和戰士們同吃同住,戰士們對他掏出了心裡話。閻肅頓時感覺到了責任:“我必須要為戰友們撐撐腰、壯壯氣。”一首《軍營男子漢》很快脫手。《軍營男子漢》 1986年,閻肅來到沈陽空軍瓦房店場站採風。他和戰士們同吃同住,戰士們對他掏出了心裡話。閻肅頓時感覺到了責任:“我必須要為戰友們撐撐腰、壯壯氣。”一首《軍營男子漢》很快脫手。
  • 《霧裡看花》
《霧裡看花》是閻肅老先生專門為1993年央視“3.15”晚會寫的歌曲。因為晚會歌曲都要為晚會主題服務,所以大多數為晚會創作的歌曲主題鮮明有余。《霧裡看花》 《霧裡看花》是閻肅老先生專門為1993年央視“3.15”晚會寫的歌曲。因為晚會歌曲都要為晚會主題服務,所以大多數為晚會創作的歌曲主題鮮明有余。
火,未盡的歌——記著名劇作家閻肅  “人類最偉大的武器就是他熊熊燃燒著的靈魂。”
  閻肅,就是一個有著這樣燃燒的靈魂的生命。
  他用燃燒去追尋光明,他用燃燒去傳遞熱力。
  在風雲激蕩的大時代裡,他將生命匯成一團熊熊的烈火,他把歲月譜成一首未盡的長歌。
     閻肅的名字,與歌劇《江姐》緊緊相連。
  1962年,小說《紅岩》問世,身在空政文工團創作室的閻肅被深深吸引。
  《紅岩》的故事,發生在閻肅再熟悉不過的重慶。從7歲逃難到山城,閻肅在這裡度過了整個青少年時期,罷課、游行、鬧學潮……像江姐一樣,他的許多老師、學長都是地下黨員。[詳細]
  •  
  •  
  •  

閻肅:用作品繡出不褪色的紅旗

  “紅岩上紅梅開,千裡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自1964年問世以來,民族歌劇《江姐》已復排5次,演出超千場。在一場場演出、一次次傳唱中,這部舞台經典始終與一個名字緊密相連,著名劇作家、詞作家、空政文工團一級編劇——閻肅。
  85歲的閻肅,至今已創作出1000多件文藝作品,策劃過100多場文藝活動。從藝65載,他始終沖鋒在主旋律文化第一線,用作品繡出了一面永不褪色的紅旗。直到現在,他擔任總顧問、總策劃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的旋律還在人們思緒中回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