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輝張家瑜夫婦:時間形成軌道 我們按軌道運行--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馬家輝張家瑜夫婦:時間形成軌道 我們按軌道運行

何晶

2012年11月20日09:00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她生於美麗的台灣花蓮,他則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仔﹔她沉靜內斂不喜說話,他卻熱愛滔滔不絕﹔她的文字冷靜克制,他的文風幽默刻薄。溫婉的張家瑜本名林美枝,文如其人,散文寫得淡雅清麗,但大陸讀者對她並不熟悉。

  羊城晚報記者 何晶

  她生於美麗的台灣花蓮,他則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仔﹔她沉靜內斂不喜說話,他卻熱愛滔滔不絕﹔她的文字冷靜克制,他的文風幽默刻薄。不過,她和他,都喜歡張愛玲。

  溫婉的張家瑜本名林美枝,文如其人,散文寫得淡雅清麗,但大陸讀者對她並不熟悉。人們感興趣的或許是她的另一個身份,馬家輝的太太。馬家輝在大陸有著眾多粉絲,但梁文道的評價是,張家瑜寫得比馬家輝好,盡管夫妻倆都分別表明態度:“風格不同,難以判斷。”

  近日,張家瑜帶著她在大陸的第一本新書《我開始輕視語言》來到廣州方所,她不太習慣在公眾場合講話,也沒法不停地講哪怕半小時,於是把丈夫馬家輝拉來站台。兩小時下來,大部分時間是馬家輝在說,然而,簡短的一問一答間,盡顯兩人幾十年的默契。用馬家輝的話說就是:“時間形成了軌道,我們按照軌道來運行。”

  羊城晚報:為什麼用《我開始輕視語言》做書名?

  張家瑜:這個聽上去有些自大的標題其實是書裡一篇文章的標題,而這篇文章是批評香港的政治現象的。當時寫作的背景是,每當有事情發生,政治人物就出來發表講話,但說完之后,又要馬上出來認錯,然后假裝沒事發生,我很不認同這種態度。這個書名是出版社編輯取的,他們很喜歡這個標題。而我對語言的態度其實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我自己太重視文字,所以常常認為,要對自己講出去的話負責任。

  馬家輝:我和她相反。我從小就在“謊言”中長大,我的長輩,比如我舅舅吸毒,常常說謊,所以我對語言的態度是從來都沒有重視過。其實我覺得這個書名很適合她,因為她整天不講話,然后她也同意了。

  羊城晚報:你之前在台灣某雜志做記者,現在是專職寫作,寫作是不是已經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馬家輝博士也不停地寫專欄,你們各自的寫作狀態是怎樣的?

  張家瑜:在文學創作上我是比較晚熟的,最開始我很怕自己的東西被別人看到,所以用各種筆名,直到被馬家輝發現,發表,后來才慢慢沿用“張家瑜”這個名字寫下來。我寫東西很慢,或者說我很懶,大多數時間我都在發呆、放空,出去喝個咖啡什麼的。我很佩服馬先生,對寫作很有熱情,但我不是這樣的人。

  馬家輝:我們兩個太不一樣了。她不用工作,會用三五天才寫一千字,精雕細琢,算是文學創作的專業作家。但我的生活狀態不一樣,我有工作,還有很多事情忙,所以做不到她那樣。

  羊城晚報:你們的文學品位相近嗎?意見發生分歧的時候怎麼辦?比如對李敖的看法。

  馬家輝:我很喜歡李敖,但她很討厭。每個人都是個體,當然,對文學最基本的喜好我們是一致的,從卡爾維諾到東野圭吾,該看的,有意思的,我們都看。但其實,對文學的評判標准每個人肯定不一樣。羅蘭·巴特說,所有的藝術都是對語言的反叛。其實文學最美妙的地方就是找到自身的獨特性,獨特的語言,個人的經驗,文學永遠在追求獨特的東西。

  張家瑜:對李敖,我並沒有很討厭啊。我們的閱讀品位,算是互補吧,他看理論多些,人家是拿博士學位的,所以不要比。我是傾向文學類的,小說、詩歌等等。如果是文學藝術上的分歧,我們互相比較包容,能夠容忍對方有不同的觀點。但具體到現實生活中的小事,發生分歧的矛盾比較大。

  羊城晚報:在你們的文章裡,或多或少都能見到對方的影子,尤其是生活類的散文,比如寫旅行、看電影,都能從文中看到對方的存在。你們怎樣評價對方的寫作風格?

  馬家輝:我隻講感覺,不能講評價,這麼親近的人根本不適合評價。最大的感覺是我們的確是兩類人。比方我們看完同一個電影,吃完同一頓飯,我從一個角度看,而她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的思考和表達是不同的。年輕時可能沒那麼明顯,現在年紀越大越在意自己在意的人對自己的評價,所以我也很希望能獲得她的表揚。

  張家瑜:他長時間堅持寫作,因為他對寫東西有熱忱,所以有發表力。他很會琢磨他自己,怎樣寫出自己的風格。比如他寫了十幾年,有時會覺得,要換一個方式寫,寫些不一樣的東西,一般人寫了這麼多年是不會這樣的。他也談過要寫劇本,對創作很有熱情,這個我沒法跟他比。

  他的文筆在整個華文圈子裡比較少有,有一點點譏諷、幽默,沒那麼沉。我平常看他的東西,如果他不是寫政論的話,一般他講的東西我都不同意。因為他的想法跟我的想法,出發點和視野不一樣。

  有段時間他把我當成第一個讀者,我即使不同意他的表達方式太刻薄,但我不會提什麼建議,表達方式是他自己的風格,他要寫什麼就寫什麼,就像我要寫什麼就寫什麼。喜不喜歡是一回事,但千萬不要給他任何意見,說你寫得太尖酸刻薄或怎樣,我自己也是寫作者,我不喜歡給人壓力。

(責任編輯:溫璐、許心怡)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