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利媽媽”:錫伯族女神是長長的繩索(圖)--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喜利媽媽”:錫伯族女神是長長的繩索(圖)

2012年11月27日09:40        手機看新聞

“喜利媽媽”:錫伯族女神是長長的繩索(圖)

  “喜利媽媽”既是錫伯族女神,又是長長的具有圖騰意義的繩索,看一眼它,你就發現了一部家族史

  這根繩索在吳家傳了幾百年

  籍貫:沈陽沈北新區

  來沈時間:四五百年

  我們常用重工業基地、國際化都市來形容現在的沈陽。很少有人知道,在這座城市裡一直有一個古老的民族及其文化在傳承。2010年,現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錫伯族“喜利媽媽信俗”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消息傳來,最高興的就數該項目的市級代表傳承人——76歲的吳吉山老人,“喜利媽媽”在他的家族已經傳承了四五百年,一根繩索記錄了一個錫伯族家族的子孫繁衍。

  A

  家族興旺的圖騰

  驅車前往沈北新區黃家鄉八家子村,這個美麗的村落在冬季裡顯得特別安靜,全村三分之二是錫伯族,據說婚喪嫁娶還保持著濃郁的錫伯族風情。吳吉山稱自己是“坐地戶”,四五百年前,有八戶人家搬到了這裡落戶生根、繁衍子孫,村名“八家子”因此得名,這八戶人家都是錫伯族,其中有兩家姓吳,是兄弟倆,吳姓便成了村子裡的大姓。

  吳吉山的家是典型的農戶,房前屋后種著各種菜,走進屋子,正對門的桌子上供奉著吳氏家譜,吳家的祖先名為阿布金阿,曾祖名長在,后改為吳姓。清代時,吳家為正黃旗,其家族傳承的喜利媽媽歷經九代。“家譜供奉的是男祖先,喜利媽媽供奉的是女祖先。”吳吉山說。

  到底喜利媽媽為何物?記者一進屋並沒有找到任何人形神位,順著吳吉山的手指方向看去,在火炕上、屋子的西北角有一個小小的供台,旁邊是一個舊布袋子,難道喜利媽媽裝在那裡?吳吉山告訴記者,祭拜喜利媽媽是在每年臘月十六(喜利媽媽的生日)或除夕當天,由於我們的到來,吳吉山破例“請”出了喜利媽媽,在給“男祖先”、“女祖先”各燒三炷香、行跪拜大禮后,吳吉山打開了那塵封的神秘布袋,原來喜利媽媽竟然是一條挂著各種小物件的長長繩索。“喜利媽媽”原是錫伯族在古老年代裡的一種結繩記錄方式,后來逐漸演變為多種神職功能的保護神。“喜利媽媽”漢譯為“子孫媽媽”,“喜利”是錫伯語,有延續之意,“媽媽”指娘娘神。

  追溯錫伯族歷史,才能解開錫伯族喜利媽媽崇拜之謎。錫伯族早期生活在東北的大小興安嶺。錫伯族的信仰極為復雜。由於長期的遷徙流動和生活環境的不斷變化,錫伯族先后和匈奴、契丹、蒙、漢、維吾爾等民族直接往來,不同程度受到這些民族文化的影響。在錫伯族的各種崇拜中,祖先崇拜尤為重要。

  在人類歷史長河的發展過程中,很多民族的古老傳說中都有一個被神話了的女人。同女媧造人的神話一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這些古老民族希望本族繁衍旺盛,戰勝嚴酷的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美好願望,“喜利媽媽”便是錫伯族民族興旺的圖騰標志。關於喜利媽媽的傳說,流傳較廣的有兩個版本,其中一個版本說,在遠古的時候,錫伯部落人出動圍獵,留下老年人和18個孩子。族人把小孩裝在皮口袋裡,挂在樹杈上,由一個名叫喜利的姑娘照看著。圍獵族人一直不歸,喜利姑娘戰勝各種困難,把孩子們撫養成人,都組成了家庭,保護了錫伯部落人繁衍興旺。天帝也被感動,於是認喜利為女兒並封為“喜利媽媽”,成為錫伯族人家世代供奉的女祖先。

  而另一個傳說則帶有一些歷史背景。南北朝時期,平定北方有功的平陵侯范明友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小家奴拓跋毛腳下生有5顆紅痣,認為他必定是真龍天子,決定殺死拓跋毛以絕后患。范明友家中的老家奴喜利媽媽得知消息,幫助拓跋毛從范家逃走。后來,拓跋毛率精兵專程來搭救喜利媽媽時才得知,當年他逃走后,喜利媽媽因不堪嚴刑拷打已去世。因喜利媽媽死在西北的榆樹下,后來的錫伯族人便把神位設在了居室西屋西牆西北角。

  B

  用繩子記家譜

  不管是傳說還是事實,“喜利媽媽”的確產生於錫伯族的游牧生活,產生於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據吳吉山介紹,古代錫伯族人過著部落群體集居的生活,以打獵和捕魚為生。他們沒有文字,記一件事情,就在木頭上刻個符號。錫伯族盛行祖先崇拜,他們為了傳宗接代,也把祖先的輩數刻記在木頭上。但是天長日久,記事的木頭慢慢腐爛散失,后輩很難記清自己先祖的名稱、輩數。后來,人們在勞動實踐中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在屋子對角拉一條繩子,在繩索上面挂上不同物件來記錄家族裡發生的大事件,這樣一代接一代從不間斷,后輩對自己先祖的情況就一目了然了。

  在沒有文字的年代,喜利媽媽帶有結繩記事的作用,是家族繁衍的標記,是錫伯族沒有文字時代的家譜。有文字以后,家譜代替了“喜利媽媽”的作用,“喜利媽媽”的形象則被錫伯族人視為保佑子孫后代的神靈而保存下來。

  在吳吉山手中展示的喜利媽媽是一條兩丈多長的絲繩,名曰“索繩”。“索繩”上系有小弓箭、小靴子、小箭袋、小馬桶、小搖車、小扳指、嘎拉哈等,每樣東西都是錫伯族人生活用品的代表,而小弓箭表示男兒,家裡生長子,兩個嘎拉哈之間就添一張小弓箭。布條表示女孩,這一輩人有幾個女孩,就有幾個布條。箭袋和扳指表示男孩長大以后,成為騎射能手﹔銅錢表示生活富裕,馬桶和木叉等表示豐收﹔嘎拉哈又稱“背式骨”,借“背”字諧音表示輩數,即添一輩人,加一個嘎拉哈。“喜利媽媽”兩端用榆木棍綁上,起始的一端稱為“老頭棍”,末端稱為“分支棍”,二者必須都取自獨根的小榆樹,用來表示“喜利媽媽”就在本姓氏家族裡面。

  據吳吉山介紹,祭拜喜利媽媽有一整套的流程。在喜利媽媽的生日臘月十六或者過年的時候,由家中男主人將喜利媽媽請出,將索繩拉開,將其從屋內的西北角折返扯到東南角,榆木棍挂在兩端的房椽上。擺供品,燒香磕頭,直到農歷二月二,再將喜利媽媽攏在一起,放回到紙袋裡。臘月十六這天,是“喜利媽媽”的生日,錫伯族的民眾們為了感謝

  “喜利媽媽”一年來的佑護,把“喜利媽媽”請下來,殺太平豬祭祀“喜利媽媽”。

  年內生男孩或女孩要在除夕晚上往索繩上拴弓箭或布條。姑娘出嫁要摘下布條,向婆家要一頭足120斤以上的公豬,叫領牲,然后請家族人來吃祭肉,給婆家人返回一個豬的后肘。若分家,便另立喜利媽媽,立喜利媽媽,要殺豬宰羊,宴請四方,不論男女老幼,均向喜利媽媽叩頭,然后入席就座。

  喜利媽媽的制作很有講究,要請德高望重、兒孫滿堂、家道興隆的老兩口或兩位老太太來做,而且制作所用的東西,要到本村人口多、輩數全的家戶去找,現在,吳吉山夫婦就是祭祀“喜利媽媽”的領頭人。

  C

  原生態民俗

  隨著年代的變革,供奉喜利媽媽的錫伯人家在逐漸減少,吳家能將幾百年的喜利媽媽傳下來,功勞最大是吳吉山的母親佟慶珍,吳吉山的父親是長子,佟慶珍生了第一個兒子(吳吉山的大哥)后,家裡正式立喜利媽媽,后吳吉山的父親早逝,佟慶珍一直精心保存著喜利媽媽。“文革”期間,村裡很多人家的“喜利媽媽”被毀掉了,佟慶珍將自家的喜利媽媽藏在草房棚裡得以保存下來。

  吳吉山兄弟五人成家后,於1989年1月12日(農歷臘月十六)按照母親留下的喜利媽媽仿制,兄弟幾家各自供奉,而母親去世后子孫不能保留舊的喜利媽媽,要將其挂在村西北方向一棵榆樹的樹枝上。吳氏家族的喜利媽媽不但完全傳承了其祖輩留下的風格,而且在2000年跨入新世紀之時,還增添了用100塊布縫制的百布旗和一個紅色寶葫蘆,用於祈福族人一生平安。

  記者看到,由於傳承時代久遠,吳家的“喜利媽媽”已經能繞著房屋幾個來回,吳吉山指著離繩索末端一米處的一個小弓箭說:“從這開始就是我們哥幾個這代人,這個弓箭代表我大哥。”隔了幾個物件后又有一個小弓箭,“這是我有兒子后立的,再往后的小弓箭就是我孫子。”吳吉山有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請立喜利媽媽,必須是三代同堂抱了孫子的才有資格請立。”吳吉山說,“一個家族的喜利媽媽開始可能是一樣,但隨著傳承的輩數增加,不同后人的喜利媽媽就變得不同了,因為家庭成員和發生的事件會不同。”

  錫伯族喜利媽媽祭祀民俗活動,主要包括農歷臘月十六喜利媽媽生日的慶典、除夕敬祭喜利媽媽和農歷二月初二喜利媽媽歸位等儀式。祭祀所殺豬除用於供奉外,都用於送給宴請親朋好友,絕不能用來賣錢。2009年臘月十六,吳吉山帶領著族人身著錫伯族傳統節日服裝,殺豬領牲全程祭祀喜利媽媽的生日,被市、區文化部門進行了採錄。祭祀儀式以家族為單位,長幼有序,其樂融融,吳吉山說,有了喜利媽媽,就能保佑家宅平安,人丁興旺。

  更吸引人的還是喜利媽媽生日宴,主菜是酸菜豬肉血腸,還有骨頭肉、汆白肉等,非常有特色,主要的菜都是出自祭祀所殺的這頭豬,而且所有的菜都不能用油,烹飪手法上只是?、燉,絕不能炒、蒸(可以蘸蒜醬、韭菜花),保存了錫伯族先民游牧生活的原生態特色。

  目前,村裡能做會做喜利媽媽、知道整個敬祭過程的老人已不多,為了發揚、保護喜利媽媽,各級保護部門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2007年,錫伯族喜利媽媽被沈陽市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09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10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吳吉山對本民族的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充滿熱情,積極投身於“喜利媽媽”的宣傳活動中,而吳吉山的子女也很重視“喜利媽媽”的傳承學習,打算把喜利媽媽一直在吳家傳下去。

  沈陽晚報記者 陳馥 孫海/攝影、翻拍

  採訪后記

  走出吳吉山家,我不禁也在想:如果我們家也立“喜利媽媽”,索繩之上應該挂哪些東西呢?我的父輩又都可以挂什麼?

  “喜利媽媽”不僅是民俗,更是一個族群的文化記憶得以延續的儀式空間,它是錫伯族人進行族群認同與自我認同的憑借,同時,每一次儀式過程都促進了族群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團結。

  其實,每個家族都應該有這樣一種物件,記錄每代人的大事件。

(來源:沈陽晚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