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話劇《我們的荊軻》明年廣州上演 舞台風格獨特--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莫言話劇《我們的荊軻》明年廣州上演 舞台風格獨特

謝奕娟

2012年12月14日08:21    來源:信息時報    手機看新聞

  這部話劇中的荊軻將顛覆觀眾對他的印象。

  《我們的荊軻》舞台風格很獨特。

  由莫言編劇、沈陽話劇團演出的話劇《我們的荊軻》將於明年3月28日、29日在廣州黃花崗劇院演出。莫言以他的小說創作和電影劇本《紅高粱》而著稱於世,但他卻爆料:“你也許不相信,我的真正處女作不是小說,而是一部名為《離婚》的六幕話劇。”據悉,話劇《我們的荊軻》首演於2006年,此番乘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東風復排上演,定於明年3月在莫言的家鄉山東高密舉行首演,之后將在各地巡回演出。

  曾打算不再寫話劇

  雖然莫言的處女作是話劇,但他迄今隻寫過三部話劇。他的第一部話劇叫《離婚》,1978年誕生,不過莫言並不滿意這部,他甚至不能原諒自己寫出“那麼差的東西”,就在1982年付之一炬。“1982年我燒毀了第一部話劇的手稿之后,打算從此之后就與話劇告別,別說是不寫,連看的機會也很少。”18年后,應導演王向明的邀請,莫言才創作話劇《霸王別姬》。

  后來,莫言為沈陽話劇團創作了《我們的荊軻》,該劇初次亮相於2006年的第六屆沈陽藝術節上,並獲得了特別獎。莫言透露,這部戲寫自“非典”期間,因故擱置了幾年。故事取材於《史記·刺客列傳》,基本忠於原著,但莫言在劇中“對每個人物的行為動機做了大膽的推度”。

  荊軻變成“想紅”的人

  戲裡,荊軻刺秦的動機變得復雜而游離。莫言的這部劇本不以“場”、“幕”劃分,而是按“節”寫就,其中第六節“斷袖”是華彩段落。燕姬演起“秦王”,對荊軻的刺秦動機步步逼問,最終她一語道破天機:“俠客的性命本來就不值錢。對於你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用不值錢的性命,換取最大的名氣”。戲末荊軻的一句“我們歷史上見”更把這出歷史劇的現代內核體現得淋漓盡致。

  莫言曾說:“我並不是要對荊軻刺秦的行為表示贊成或不贊成,我認為這件事就是一場秀。”而在《我們的荊軻》劇本集所附的訪談錄內,莫言談到:“前幾稿我希望表達‘我們都是荊軻!’改到最后這一稿,我只是表達清楚‘我就是荊軻!’幾十年來,我一直在寫他人,寫外部世界,這一次是寫自己,寫內心,是吸納批評,排出毒素,是一次‘將自己當罪人寫’的實踐。”莫言還表示,“戲劇創作方面,我是一個學徒,但我有成為一個劇作家的野心。”(記者 謝奕娟)

(責任編輯:溫璐、許心怡)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