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找出幾塊碎布,剪了幾個三角口子,手把手地教她縫補丁,釘紐扣。母親對她說:“以后你就是這個家的老大了,要照顧好弟弟。享福不用學,吃苦得學啊!”
敬一丹把母親的這句話牢牢地記在心裡。母親走后,她把家裡操持得井井有條。她不僅學會了縫補衣服,而且還學會了做棉衣棉褲、縫手套、納鞋底,甚至還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繡花。她在枕頭上繡上菊花,取名叫“戰地黃花分外香”;在上學用的帆布書包上繡上雷鋒的頭像,還用紅絲線繡上毛主席的手書體“為人民服務”。她把這個書包背到學校后,讓小伙伴們羨慕了好一陣子呢。
后來,當敬一丹回憶起那段苦日子時,她總是笑呵呵地說:“假如當時媽媽說:‘我可憐的孩子!’我也許會哭,為自己,為弟弟。而媽媽卻說:‘吃苦得學啊!’我就不以苦為苦了,反而受到了一種鼓勵,甚至以苦為樂了。”
中學畢業后,敬一丹下鄉到小興安嶺青河林場當知青。在林嘲戰天斗地”的第五年,她有幸被推薦到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上學,成為最后一批工農兵學員。第二年,國家恢復了高考制度,當她看到通過高考而走進校園的一批批大學生時,心裡有了一種深深的失落感,覺得自己是那樣的渺小和無知。
三年的大學時光倏忽而過,為了彌補自己的缺陷和遺憾,她在黑龍江人民廣播電台剛上班幾個月,就又重新捧起了書本,發奮要考回母校當研究生。然而,一個連26個英文字母都認不全的工農兵學員,要考上研究生談何容易。考場上,面對天書一般的英語試卷,她覺得時間是那麼漫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