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排版《天之驕子》新春賀歲 濮存昕18年后成“曹操”--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重排版《天之驕子》新春賀歲 濮存昕18年后成“曹操”

2013年01月30日09:22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月30日電  銅雀台。一位父親,兩個兒子。曹家的故事……2013年北京人藝首部重排大戲《天之驕子》昨晚向媒體首揭面紗。該劇由成功復排《蔡文姬》的老少配導演組合——蘇民、唐燁共同執導。此前,該劇1995年上演,由蘇民導演,濮存昕飾曹植。時隔18年再登舞台,蘇民依然是導演,濮存昕卻成了曹操。重排版《天之驕子》由北京人藝青年演員挑大梁,通過嶄新的敘述方式和舞台呈現,在沉穩大氣的同時透出一份青春時尚的新意,獲得了戲劇專家的好評。

老戲新排探討人生定位 濮存昕18年后成“曹操”

《天之驕子》與人藝知名話劇《李白》、《知己》一起同出自著名作家郭啟宏之手,這三部作品也構成了他的“文人三部曲”。

劇情圍繞曹操晚年在兒子間選擇繼承人的情節展開,曹氏三兄弟曹丕、曹彰、曹植兄弟之間相互考較、試探、連橫以及反目,與以往歷史劇敘述的視角不同,本劇的側重點並不是權利、陰謀和背叛,而是更多在探討個體存在及價值的合理性。當然,宮廷斗爭的氣氛緊張,充滿懸念的高智商較量也是本劇的看點之一。“作者郭啟宏事實上不是在講某一個人是天之驕子,而意在表示曹操和他的兒子們都是天之驕子,就像劇中所說‘能作梁的作梁,能作柱的作柱,不能作梁作柱的當柴燒。’這個作品在探討一種人生的定位問題。”導演唐燁這樣解讀道。與95版不同,此番恢復的“尾聲”部分,也意在點明這一主題。

中西合璧 舞美服裝華美時尚

舞台上以黑色和紅色為主的布景盡顯帝王威嚴,而成三角柱狀的景片設計更是獨具匠心。為配合全劇最后亦真亦幻的場景,舞台一掃之前的厚重,營造出輕盈的夢境感。當然,要說全劇最能代表時尚理念的,莫過於角色的服裝。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每個人物的服裝都可以用華美來形容。無論是“繡虎”曹植的藍白為主色調的長袍還是曹丕黑紅為主色調的服裝都將人物性格勾勒的清晰明了。而設計師更是給每個人物都定下了主題色,為的就是更好的區分他們不同的人物性格。除了精致、華麗的繡紋,這套衣服背后還藏著一個小秘密,為了讓衣服下擺挺闊,設計師洋為中用,把婚紗所用的裙撐放置在服裝內,每個演員上場前,都要穿上內襯、裙撐加上外面的衣服一共四層。

張弛有度 青年演員表現不俗

既然是文人戲,劇中不乏華美的詩篇,而幾位“天之驕子”也都滿腹才華,他們之間的較量更多是通過語言來實現。雖說演員們都是科班出身,可是為了更好的誦讀出台詞的韻味,更好的掌握節奏,之前劇組專門安排了男高音歌唱家來指導演員發聲。經過一番訓練,最后演員們的台詞更顯得層次豐富,頌詩時飄逸,辯白時緊湊,使觀眾時而陶醉時而緊張。而這次人藝打出的青年牌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在人藝中堅力量濮存昕、龔麗君、張萬昆加盟下,飾演曹植的青年演員劉輝,飾演曹丕的青年演員鄒健以及飾演曹彰的青年演員李珀等表現不俗。他們在表演上不僅流暢,更賦予了角色很多青春的元素,使觀眾看起來這些歷史人物更有人情味,也讓人看到人藝新生代力量。

據悉,此輪演出至2月15日,春節期間除2月9日、10日外,都照常演出,北京人藝將用這台歷史大戲為新春賀歲。

(責任編輯:黃維、許心怡)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