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各大媒體接力般推出各自的年度暢銷書排行榜。這些側重各有不同的排行榜既是我國出版業近年來繁榮發展的表征,也是社會趨向流變的指針。但何為暢銷書?暢銷書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打造暢銷書是否有規律可循?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長期從事暢銷書研究的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蔣艷平。
記者:什麼樣的書可以稱之為暢銷書?在我國,一般發行量多少才能成為暢銷書?
蔣艷平:首先,我認為,用實際銷量來作為衡量暢銷書的依據,比用發行量來衡量,會更科學一些。否則,書發出去了,但沒賣掉,大量地變成庫存,不管發行量有多大都成不了暢銷書。
其次,銷量還要和時間結合起來才能判斷一本書是否暢銷。是兩年之內賣掉2萬冊,還是1個月之內賣掉2萬冊,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第三,不同類型的書,暢銷的標准也不一樣。有的學術類圖書一年賣掉2萬冊肯定算是暢銷書,但如果在文學和少兒領域,就隻能算是賣得還不錯而已。
我們現在所說的暢銷書一般是指除去黨政讀物、教材教輔、專業圖書和卡片挂圖等出版物之外的大眾圖書,通常分為少兒、成人虛構和成人非虛構三大類。根據開卷的統計,一般每月銷量至少要達到8000冊,才能進入全國暢銷書前30名。在一年內的銷量要達到10萬冊以上,才能進入年度榜單的前30名。也就是說,在大眾圖書領域,全國銷量超過10萬冊的圖書,大概有100種。這些書是當之無愧的暢銷書。
記者:暢銷書對行業和市場的影響有多大?
蔣艷平:根據開卷對全國出版物市場的監控數據,銷量排名前5%的圖書品種為零售市場貢獻了60%以上的市場碼洋。其他95%的圖書貢獻了不到40%的銷售碼洋。
暢銷書對市場還起著非常大的支持或拉動作用。以莫言為例,2011年莫言所有的作品在文學圖書板塊中的碼洋比例大約是0.11%。2012年10月,莫言獲得諾內爾文學獎后,其作品銷量立刻飆升,不到3個月時間,莫言作品在文學圖書板塊中的碼洋比例就增長到4.2%。在整體市場下滑的背景下,由於有莫言作品的帶動,整個文學板塊逆勢增長,同比增長近8%。出版莫言作品的出版社的市場地位明顯上升,作家出版社從58名上升至39名,上海文藝出版社更是從218名上升至93名。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暢銷書對整個市場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記者:近幾年我國每年出版的新書數量都在增長,但為什麼給讀者的感覺是暢銷書的數量和發行量沒有同步增長?
蔣艷平:圖書品種和新書品種不斷增加,但單品種銷量下降,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
在缺書的年代,每本書都是暢銷書。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2012年全國圖書動銷品種達到125萬種,新書品種超過20萬種,讀者的選擇多了,單品種的銷售冊數自然下降。
但我也不同意有的人說的“現在好書少了,沒的可讀”,實際上,現在的好書比以前多,只是對讀者來說,選擇難度比以前大了。
記者:你預測,2013年哪些圖書會暢銷?
蔣艷平:暢銷書的題材總是和當前的社會熱點相關。社會心理和文化發展的長期趨勢不會突然改變,所以可以預測2013年暢銷的題材大致還會和以往差不多,也就是文學圖書唱主角,名人傳記、心理自助、時政、理財、教育、健康等領域都可能出現一定數量的暢銷書。
具體來說,如果股市提振的話,以炒股為代表的理財類圖書可能會暢銷﹔以3D打印、物聯網、微博、微信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影響越來越大,也可能成為暢銷書的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