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是錢鐘書留下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該書是作者1944年至1946年以平均每天五百字左右的速度“錙銖積累”而成的。雖然作者后來說他對這部“少作”很不滿意,但小說問世之后,卻頗受歡迎,不到兩年就出了三版。解放后則一度絕版30年,自1980年重印始,這部小說再次廣獲青睞,各種版本層出不窮。
《圍城》的初版,是在1947年5月,上海晨光公司將之納入“晨光文學叢書”,封面畫由丁聰繪制,以一對背對背的男女暗喻婚姻矛盾。人民文學出版社在1991年的一版中曾在封面上將其重現。1948年9月《圍城》再版時,封面重新改過,據姜德明先生稱,改為英國印象派畫家華爾德·理查·錫克特的作品《煩惱》。畫面上是一男士坐在桌旁吸雪茄,一女士背對男士伏在櫃前面壁沉思,與丁聰的畫有相同的神韻,只是多了些洋味。可惜現在很難找到了。
我們現在常見的較早版本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版。這一版剔除了所有裝飾,非常庄嚴古板地在灰綠色的純色背景上題著“圍城”二字,別無他物。記得當年我從書店裡夾回這本書時,一同學曾問我:“怎麼你現在也開始學圍棋了?”
此后,人民文學出版社出過多種不同封面的《圍城》,其中有兩個比較明顯的特點:第一,基本上保持著嚴肅古板的面孔,盡管有時會對封面做少許裝飾,但終不出嚴肅無趣的大格﹔第二,多種封面都與楊絳的《洗澡》等作品風格一致,基本上有一種新封面的《圍城》出來,就有一種新封面的《洗澡》出來遙相呼應。其間雖出過少數幾種精裝本的《圍城》,但因發行量少,且裝幀並無一見驚呼的效果,並未引起大眾的注目。不知是否受其影響,三聯書店2002年出版包括《圍城》在內的《錢鍾書集》時也都使用了平淡古板的封面。
而在大陸之外,同在1980年前后,港台地區也不斷有新版的《圍城》推出,其中較早的香港基本書局和台灣文教出版社的版本,封面不約而同地採用了晨光公司第三版上用過的一幅漫畫。畫面是遠洋客輪上的一位男士和一個裸女,博士帽、文憑、論文、洋裝書和筆在周遭漫天亂飛。畫面直白,但很容易讓人想到《圍城》中“克萊登大學”、“赤裸裸的真理”等噱頭。此后,台灣文史哲以及金安、谷風等出版社也陸續出版了不同封面的《圍城》,雖然也不失嚴肅,但很顯雅致。
而在歐美地區,企鵝經典中的《圍城》封面,同樣採用了船上的場景,但畫風上輕淡素雅,既吸取了中國元素也散發著西方味道。美國新方向(New Directions)出版社的《圍城》封面直接使用了一對中國男女的寫實照片,稍做淡化處理,但將書名設計得硬生生的,分成針鋒相對的兩行,確如隔開二人的城牆。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出版社的《圍城》封面則熱烈一些,紅底上點綴著很有中國意味的竹子和紙燈籠。
2008年,國內的華語教學出版社為幫助外國人學漢語,出了一版簡寫注音版的《圍城》,封面上縱橫兩道城牆,頗有美感。很明顯這是在拿“圍城”的字面意思做文章,但它並不是第一個。
四川文藝出版社1991年出的《圍城匯校本》就已經開始“圍”了,好在“圍”成的圖形好似閃著光芒的鑽石,大概是在暗示《圍城》這部作品的璀璨吧。人民文學出版社在2003年出中英對照版的時候,也開始大膽地“圍”起來了,紅艷艷的底色圍得既像太陽放射著光芒又像是天神閃耀著光環,似乎也有些意味。
到了201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終於出了一款面向大眾的精裝版《圍城》,但依然沒有讓人一見就想拿下的欲望。首先是其紙面方背的精裝方式,開本也稍大,顯得不舒適﹔其次是那仍然喚不起激情的封面,仍然在“圍城”的字面意義上做文章,“圍”出的是冰冷冷的深邃感。最令人著惱的,“圍”的並不是“城”,而是“迷宮”。甚至有人說初一看連“迷宮”也不像,倒是像蚊香。我本想勸說別人,畢竟有新思路不容易,這種創新精神還是值得肯定的,不曾想偶然看到一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第2版軟精裝的封面:居然這個“迷宮”的設計也是二十年前的老創意了! 文並供圖/郭輝
這些書 讓人不滿意
《圍城》是許多愛書人想要收藏的書,但它的設計讓一些網友感到遺憾。那麼,還有沒有類似的書呢?想要收藏,但迄今為止所有版本的設計都不能令人滿意?“青閱讀”在“中國當代書籍裝幀摭評”豆瓣小組發起了一個討論,請聽各位豆友的意見。
LOVE Ann :《聊齋志異》。
婆羅星:《紅樓夢》,還沒出過版本、裝幀都令人滿意的。
越:太多了啊!最近想要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集。好一點的版本大概是2004年譯文社的布面精裝本,但隻印了1500套,而且紙張太差。最好出套帶木刻版畫的精裝本……
介末花花:這個真是太多了。最近我想要的就有:廢名的《橋》,小精裝本,全本(現在出的不是開本太大,就是原文不全,要不就是錯別字不斷,要不就是與其他一堆短篇作品混在一起)。還有,林語堂譯帶全部插圖的精裝本《浮生六記》(重點是林的譯文與大量的版畫插圖。以前外語教學與研究曾出過一版不錯的,可惜封面設計不佳且是膠裝本,新近出的林譯全集又放入這一本,但開本加大了,頁數加多了,行間距也加大了,字體不好看了,且仍是膠粘的平裝)。
還有,王次回的《疑雨集》,好像近七八十年來就沒有出版過,網上的民國版大多比較丑陋,尤其是新標點版。葉德輝曾印過一版四冊一函的,印得很漂亮,只是未見過哪有賣的。
銀魚妞妞:實在太多,不能一一道來。至少《詩經》、《楚辭》、《老子》、《庄子》、《論語》、《孟子》、《古文觀止》、《五燈會元》、《閱微草堂筆記》、《浮生六記》、《帝都景物略》、《甲行日注》等我是極想得手裝幀好的版本,可惜所見均不如意。
敬惜字紙:《喪家狗》、《圍城》、《洗澡》。
Mademoiselle B (1795-1821) :《雕刻時光》,現有的全都丑得無法直視。文/小艾
(來源:北京青年報)